民间故事:他本想留住知音,只因做错了一件事,从而失去了知音

民间故事:他本想留住知音,只因做错了一件事,从而失去了知音

唐太宗年间,出现了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在北方一个山区里,有几间草庐,屋主是一个年轻人,名叫孟士季。他的父母早已亡故,剩下他独自一人生活。他从小师从名师学琴,是一个抚琴的高手,常常独抚瑶琴,悠然自得。

这一年的冬季,下了好大一场雪,到处都是银装素裹。到了晚上,孟士季焚香抚琴,琴声悠扬,飘向夜空。忽然,孟士季隐隐约约听到音乐声,和着他的琴声旋律。那声音,既不是瑶琴,也不是琵琶,确切地说,更像是鸟声。

孟士季大为讶异,天寒地冻的,哪里来的鸟声?而且和着琴声,是那样的相得益彰。他停住琴声,侧耳细听,鸟声却也戛然而止。孟士季移步出去,只见盛开的腊梅树上,站着一只小鸟,他从来没有见过,叫不上名字。

孟士季大笑着说:“想不到一只小鸟,竟然能听懂我的琴声,可谓是我的知音。只可惜,你不是红颜,要是你是我的红颜知己,该有多好!天寒地冻的,你不妨到我家来取暖。”可是,无论他怎么呼唤,小鸟就是不进屋。

转眼冬季过去,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孟士季怀抱瑶琴,骑着白马,到处游览风景。每当他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有所感,便坐下来抚琴,抒发胸意。

这一天,风和日丽,孟士季坐在一棵大树下,抚弄瑶琴。琴声像和风一样,在空气中荡漾,白马紧紧地听着。

这时,孟士季听见头顶上传来鸟声,和着他的琴声。他心里涌起一阵兴奋,莫非去年冬天夜晚所见的那只鸟来了?他停止抚琴,琴声戛然而止,鸟声也戛然而止。他站起身,仰头在树枝间寻找,果然看见一只小鸟,站在树的顶端,悠然自得,模样正是那只小鸟。

孟士季喜不自胜,坐下来屏声静气,开始抚琴。紧跟着,那只小鸟开始和着琴声。孟士季弹了一曲又一曲,小鸟一直和着琴声。直到孟士季累了,小鸟才飞走。

这一天中午,孟士季喝了几杯酒,倒在榻上小睡一会,忽然听见鸟叫声,声音非常熟悉。他惊喜地坐起来,看见窗台上飞来一只小鸟,正是那只会吹音乐的小鸟。他大声喊道:“小鸟啊小鸟,我一直寻寻觅觅,没有找到红颜知己,你要是红颜多好,可以做我的知己。”

只听小鸟说道:“孟郎,我愿意做你的知己,只恐吓着你。”孟士季笑着说:“我欢喜都来不及,怎么会害怕?”小鸟说:“我来了!”往他的怀里一扑,他惊醒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这时,只听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说道:“孟郎,你醒了!”孟士季定睛一看,面前站着一名美如天仙的女子,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孟士季瞬间明白,他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的。他惊喜地握着女子的手,说道:“太好了,我终于有了红颜知己了。”

从此后,女子留了下来。她自称小灵,两人每天一唱一和,过着快乐逍遥的日子。孟士季希望时间永远静止,让他永远拥有这幸福而又美好的时光。

转眼间半年过去。这一天,孟士季去拜会朋友,席间遇见一位道士。道士把他拉到一旁,笑着说:“恭喜先生,找到了一位红颜知己,你可知她是谁?”

孟士季一愣,询问是谁?道士说:“她是天界的百灵鸟,会唱天下所有的曲子,和你确实般配。可惜呀可惜!”孟士季心里一紧,忙问可惜什么?道士说:“可惜她属于天界,不久后就要和你分离,重回天界。”道士见孟士季面露悲切,继续说道:“不过,我有一个办法,可以留住她。”

孟士季回到家里,到了晚上,趁小灵睡着,依言将她头上的凤钗扔进火炉里。凤钗烟消云散,小灵突然惊醒,哀叹一声,说道:“孟郎啊,你上了琴魔的当了!”

原来,小灵确实是天界的百灵鸟,道士则是天界的琴魔,多次要小灵做他的琴姬,被小灵拒绝。他怀恨在心,故此使出阴招,让孟士季上当。小灵把羽衣浓缩成凤钗,戴在头上。没有了羽衣,她就会消亡。

说完,小灵变成了一只鸟。孟士季哭了三天三夜,然后把小鸟埋在窗前。第二年春上,窗前长出一棵树,飞来一只小鸟落在树枝上。这只小鸟和小灵很像,却不会歌唱,孟士季把它叫做“知音鸟”。

知音鸟从来不落在别的树枝上,只落在那棵永远也长不大的小树上。知音鸟陪伴了孟士季一辈子,孟士季死后,知音鸟不知所踪。

读罢故事,有没有些许感动?不妨说出来一起分享。故事采用了神话的笔法,意在借事说情,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评论,“正经说文史”祝读者诸君新年快乐,财源广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