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东陵后 清朝老人去收尸 写了一本书感叹:尸骨无存

1928年,由于长期军阀割据,清东陵地区无人问津。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撤离北方。由于河北土匪众多,北伐派孙殿英带兵剿灭土匪。但是,气人的是,孙殿英居然以打匪为名,拿了清东陵的主意。当时想挖清东陵的不止孙殿英一人。当时还有一个军阀叫马福田,也觊觎清东陵的宝藏。孙殿英自然不会把嘴里的肥肉给抢走,于是出兵打败马福田,借着这次索赔军演的机会,包围了清东陵,开始了自己邪恶的盗墓计划。孙殿英给了自己一个掩人耳目的借口:他声称挖东陵也是一种革命行为,是继承孙中山遗产的正义行为,于是一场震惊中外的盗宝事件就这样发生了!

七天七夜,孙殿英洗劫了清朝东陵和玉陵的所有皇家陵墓。匪兵打开了慈禧、康熙、甘龙的陵墓。由于缺乏基本的文物知识,许多士兵不仅抢劫金银,还烧毁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匪兵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慈禧太后墓的入口。进入地宫后,据一名匪兵说,慈禧太后的棺木被砍倒时,孙殿英要求匪兵小心撬开内棺,以防内宝被砍。打开内棺,墓室瞬间明亮,棺中无数珍宝相得益彰,连手电的光都被压制住了。

士兵们非常惊讶。他们看到慈禧太后清廉的尸体,怀疑自己出轨,纷纷出逃。过了一会儿,他们醒了,重新聚焦在棺材周围,开始抢夺棺材里的无数珍宝。士兵们脱下慈禧太后的龙袍,搬出她所有最珍贵的玉西瓜,用匕首割断慈禧太后的嘴,取出夜之珍珠。根据孙殿英后来的日记记载,这颗夜明珠一分为二,发出绿光。人的头发50步之内就能看到,组合起来就晶莹剔透,真的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财宝被洗劫一空,慈禧太后的尸体也被蹂躏。东陵盗宝案后,末代皇帝溥仪眼睁睁地看着祖陵被挖,无奈。溥仪多次派人向国民政府抗议,但回答含糊不清。为了逃避军事法庭的审判,孙殿英向南京政府的重要官员送去了大量的宝物,并陆续送出了九龙剑、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和许多著名的字画。

溥仪只好忍气吞声,把老臣送到东陵收尸。在这个收尸队里,有一个叫鲍的老人,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日记,名叫《宝熙日记》。在这本日记中,他清楚地记录了东陵被盗后的日常行程和悲惨情况。由于对细节的细致描述,后世许多专家都把这本日记作为研究东陵盗宝史的珍贵史料。

根据《宝熙日记》年7月10日(8月24日)的记载,前清宫大臣前往慈禧陵收殓慈禧遗体,发现慈禧太后的灵柩被彻底打碎。灵柩随意扔在陵墓西北角,上面扔了一块破木板。当木板被移走时,慈禧太后的尸体被发现侧躺着,左手放在背上。但上衣已被匪兵扒下,上半身和面部腐烂发酵,生出长长的白毛。尸体被翻过来,发现慈禧的深眼窝已经腐烂成了一个黑洞,脖子上有明显的刀伤。鲍不得不感叹,当时的场景简直就是一个我

初晴。中午到普陀谷地下隧道,蛇进去,走到券门,从原窦侧身进去。只见梓宫立在石床下侧,金色的外框被剁毁,外框放在西北角,盖着一张板,慈禧的玉体在云里。左手放在背上侧卧。夹克拥有的外衣已经没了,脸和身体都发酵了,生出白毛和寸。盖挖日期从5月17日开始,到5月24日结束。玉身暴露在梓宫外40多年,地宫湿漉漉的,自然蒸的滚烫,就这样的状态。也就是说,女人披上黄绢,把完好无损的朱棺放在石床上,然后用黄缎褥子把玉身紧紧绑好,慢慢转移到前面。面色苍白,眼睛深陷黑洞,嘴唇下面有碎痕。上面盖着黄缎被子,在被殷公府藏起来之前,被授予孝和哀两件东西。当时同事们很尊重很期待,也帮忙抬了起来。如果棺材盖没有被破坏,那就是被油漆覆盖了。陪同人员包括接受东陵森林开垦的九名成员、文化维护协会成员和官员。从头到尾大概花了五个小时,还是很及时的。回国时请陈赤中送一份稿子到天津,写两封家书,为明天的特别旅行做准备。晚上下雨,我觉得困。

孙殿英盗宝后,生活并不如意。大部分财宝都分发出去了,他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多少。反而给自己惹了官司和麻烦,整天忧心忡忡。虽然靠贿赂为生,却成了臭名昭著的盗墓贼。1930年,孙典,

英看到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落于下风,于是改换门头,竖起了反蒋大旗,失败后投降了张学良,抗战中又因被日军俘虏投降了汪伪政权,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再一次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后来终于被我军生擒,死于战犯管理所中。戏剧性的是,孙殿英虽然因盗墓臭名昭著,其子孙天义却享誉中外,孙天义治学严谨,执教四十多年来先后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无论在任何岗位,他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文物保护方面也颇有盛名!

参考文献:《宝熙日记》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