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另一个兄弟牺牲了半个国家 却没有为名利而战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在灵岩阁立了“二十四英雄”画像,使灵岩阁成为一个著名的地方。大唐英雄中,无极,程,方,杜如晦等人几乎是家喻户晓,但灵岩阁中的二号人物却往往被忽略。此人是的哥哥李。

李和是不同的父亲。毕竟只有一个大哥李和他争夺皇位。这两个人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李的爷爷(李伟)和的爷爷(李耀)是兄弟。作为李家的嫡系后裔,李很受重视,主要是因为李善于弓马,武功高强。

因此,在太原崛起后,成为李的主要势力。如果为大唐打下了北方,那么李就让大唐收获了南方。不得不说,李家能坐在山河之中,这是与他们的祖先分不开的。李氏家族的祖先天蚕土豆是北周的一个贵族,有很多后裔。所以李渊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有很多厉害的帮手。

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首先,他做出了无数的贡献,平定了巴蜀三十余州,打败了朱灿、萧贤,征服了岭南,让李在江南干干净净,百依百顺。他的战功已完全达到“高震主”的水平,但李虽然暂时告退,但很快又卷土重来,拜为凉州刺史、锦州刺史。

他不是唐高祖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侄子,因此猜疑是不可避免的。除了的儿子,李是最好的。值得注意的是,李世民在对“二十四英雄”进行排名时权衡了各种因素。作为《玄武门之变》中不支持的人,李其实排名第二。

这当然是因为李的皇室身份。同样,不支持李世民、保持中立的秦琼排在最后。其他人保持中立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对李来说,无论是皇帝还是是皇帝,他都是的至亲。如果坚持介入,风险太高。

这是李最聪明的地方。虽然他不再因此受到李世民的重用,但唐太宗仍然非常客气地对待他,让他成为河间县的国王,这样他就可以享受他的余生。李是一个军事统帅,性格豪爽,但为人非常谦虚谨慎,所以李渊和都给他优待;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李肖红“纵欲奢华,重游宴席”。

也就是说,李虽然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却没有争名夺利,一心一意投身于享乐的伟大事业。据史料记载,李一家培养了数百名歌唱家和舞蹈家。他从战场上退役后,每天过着吃喝玩乐、听人唱歌、看人跳舞的平静生活。如果他有报酬,他会接受,如果没有,他不会要求。

是李的智慧使他一生平安昌盛。从种种痕迹来看,李并不像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因为他也私下感叹,说他家房子太大了,要是能把小一点的卖了买错了就好了,不然他死后,这些小兔子(他的儿子们)就养不住了,反而会白便宜了。可以看出,李对的事情看得很清楚。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