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对决日本关东军:实力悬殊的战争

苏日两国的军事对立由来已久, 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北的目的之一, 是为了获得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此后大加经营, 关东军兵力达到70 万, 号称百万。

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 日军曾先后两次大规模进攻哈桑湖和哈勒欣河地区, 均被苏军挫败。

苏军T34坦克

后来在中国内地越陷越深, 又想先得到东南亚的丰富资源, 然后再来收拾苏联, 因此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陷入同美英的恶战中。

这期间虽然时刻窥视进攻苏联的有利时机, 但即使出现过这样的机会, 而且希特勒也一再希望日本这样做, 日本终究没有力量三线作战, 不敢轻易冒犯苏联。

日本关东军某部合影

当苏联对德作战结束后, 苏军统帅部将远东的力量编为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方面军、滨海集群、太平洋舰队、红旗阿穆尔区舰队、国土防空军、远东防区和后贝加尔防区等序列, 总兵力为59 .5 个师折合118 万人。

调用了270 辆最先进的T34式坦克, 给远东部队的每个旅装备了一个营。这种坦克在对德战争后期才投入使用, 其正面装甲厚度达40-90 毫米, 装备有一门85毫米加农炮和两挺机枪, 最大行程可达300公里。而日军有限的“34”中型坦克装备的是57毫米火炮, 最大行程不超过160公里。

为了使远东军能够更好地适应战争, 统帅部曾有计划地抽调有经验的干部到远东任职, 并派遣远东军的干部到西战场工作, 以便获得实战经验。

尽管如此, 要迅速打败关东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1945 年5 月至7 月, 苏军进行了从西到东的大规模兵力调动, 苏德战场已完成作战任务的四个方面军, 成为在远东实施战略展开的兵力来源。经过变更部署后, 调到远东和贝加尔的兵力增加了将近一倍, 从而完成了苏联军事重心由西到东的转移, 远东军由反法西斯战略后备队迅速变成了主力军。

新调部队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 且无不具备某种特长。

如第5 集团军、第39 集团军,具有突破德军筑垒防御地带的丰富经验, 后来第5 集团军用于突破牡丹江方向的筑垒地域, 第39 集团军用于突破阿尔山和海拉尔筑垒地域。第53 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6 集团军具有山地作战的经验, 善于迅速地实施机动, 部署在外蒙古东部突出地带, 作为西路战场的突击力量。

剧照反应中国军民积极配合苏军远东作战

到对日作战开始时, 苏联在远东的实力拥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1 个坦克集团军、3 个空军集团军、3 个国土防空集团军、1 个海军舰队和区舰队, 计33 个军、131 个师和117 个旅,21 个筑垒地域, 兵力达到174 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9835 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5250 辆, 作战飞机5171 架, 主要作战舰艇93 艘 。这时的苏军堪称兵力雄厚, 装备精良, 供给充分, 组织完备。

另外, 配合苏军参战的蒙古人民革命军有4 个骑兵师、1 个航空兵师、1 个摩托化装甲旅等, 合计16000 人。

远东支援苏军作战的蒙古军队

相比之下, 日本关东军的实力要弱小得多。关东军在1941年达到顶峰, 随着太平洋战局的发展, 自1944 年起, 其大部分精锐常备师团被陆续调往太平洋战场, 消耗在与美英的作战中, 以后虽然不断补充缺额兵团和新建师团, 但随建随调, 实力越来越弱。为了拥有足够兵力与苏军对抗, 1945 年7 月, 关东军搞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总动员, 达到24 个师团、11 个独立混成旅团、2 个坦克旅团, 共75 万人, 连同伪满蒙军20 多万, 总兵力凑足了100 万。不过, 部队战斗力很差, 即使是最老的师团, 也只有1944 年5 月编成的107 师团。其他都是在那以后新建的兵团, 编制、素质装备既差, 训练也不够。而从中国内地抽调而来的4 个师团, 除39 师团外, 都是没有联队编制的所谓税警师团, 缺乏战斗力, 难于开展灵活的作战行动。如果把拥有24 个师团、9 个旅团的实际战斗力, 换算成过去的常备师团, 实际上仅为8 个半师团。所以, 关东军兵力的增加, 只是一种“表面膨胀而内容空虚的浮肿” 。

关东军的空军也抽走了大部分力量。1945年7月末, 第2航空军拥有的飞机, 包括旧式飞机在内, 仅有220 架作战飞机、150 架侦察机, 南满有一个防空战斗飞行部队、2 个独立飞行中队, 其他均为教练飞行部队。

关东军多年积累起来的作战物质, 由于屡次调往太平洋战场和日本本土, 数量大减。到1945 年7 月末, 拥有的作战物质:弹药只有13 .5 个师团会战用量, 燃料仅有1.5 万辆汽车半个月用油量, 主食1.3 万日份(师团), 副食8300日份(师团), 马粮1.21 万日份(师团)。

苏日两军的实力对比是悬殊的, 苏日兵力比例为1.7 :1。这还仅仅是相对优势;在三个主攻方向上则几乎占绝对优势:西部方向苏军兵力是日军的2.16 倍, 东部2.2 倍, 北部2.5 倍。

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 日军的失败是无疑的, 整个国境线上笼罩着一片异常的宁静, 苏联红军全歼日本关东军的胜利指日可待。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