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什么把熊向晖是中共情报员的身份告知国民党要员?

周恩来有无必要将熊向晖之事告知这几位国民党要员呢?虽然周恩来说熊向晖以后会从事外交工作,希望大家熟悉一下,但这个理由并不是十分充分。其一,对于情报工作来说,一旦身

1949年11月6日中午12点半,中南海勤政殿,周恩来特设午宴款待国民党元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周恩来把熊向晖引见给大家,几位元老都有些诧异:“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众人恍然大悟,张治中说:“早晓得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晓得,在情报工作上,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胡宗南攻打延安未果后不久,熊向晖便赴美留学。而后,国民党情报部门证明了熊向晖是中共特务。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案件应该着力查办,但最后除了熊向晖在美留学公费中止外,并没有其他的追查。这不能不说是个谜。经众多党史学者剖析,主要缘由是胡宗南把这个案子故意压下来不报,由于他深知假如蒋介石晓得了这个状况,势必怪罪于他,尤其是两次攻打延安的计划被完完全全破坏。熊向晖一事只得不了了之。

而此次周恩来有无必要将熊向晖之事告知这几位国民党要员呢?虽然周恩来说熊向晖以后会从事外交工作,希望大家熟悉一下,但这个理由并不是十分充分。其一,对于情报工作来说,一旦身份暴露,就成了一枚死棋;其二,在这样的场合公布熊向晖的共产党员身份,且对象还是国民党要员,有无必要?这几个疑问曾长期困扰党史研讨者。

为解答这个问题,熊向晖之子熊钢剖析了当时的局势:

1.胡宗南部的30万大军,于1949年12月西南战场的成都战役才被歼灭,是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个被歼灭的重兵集团。胡宗南在成都战役后率残部1万多人据守西昌,直到1950年3月才飞往台湾。

2.早在1949年5月,胡宗南、宋希濂便在汉中秘密会晤,一致决定取道西昌退往中缅边界,继续抵抗,万不得已退到缅甸。当时两个集团拥兵50多万,几乎占到国民党在大陆剩余兵力的一半。

3.两者的如意算盘未能完成的主要缘由在于蒋介石的反对。蒋介石当时的战略计划是“运营台湾、整理东南、控制西南”,不允许随便放弃西南。

据此,历史学者杨者圣先生找到了答案:这两位手握重兵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对于当时的军事情势把握得最为精确,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进军滇西方案都是一条苟延残喘之道,这比蒋介石鼓吹的“保卫大西南”的空洞口号“高明”多了。与此同时,党中央毛主席的策略部署则是大迂回、大包抄,力图把国民党全部消灭在大陆,以防后患。不怕敌人打,就怕敌人逃。所以如何将胡宗南套牢在此等待刘邓大军前来构成合围之势就是整个西南战局成败的关键所在。这时,如能“假蒋介石之手套住胡宗南、争取宝贵时间”就可以占据主动,所以如何离间蒋介石和胡宗南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周恩来出面宴请国民党元老的必要性正在于此。几位国民党元老和蒋介石通信是可以办到的,靠他们来让蒋介石晓得“胡宗南曾经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并且隐瞒不报”这一事实,蒋会怀疑胡的忠实,进而看不到胡“进军滇西”方案的可行性,甚至会采取措施防止胡宗南自行撤离。果然,蒋介石连续6次拒绝胡宗南的西进方案,甚至有一次还命令胡宗南杀身成仁,为党国尽最大忠实。如此以来,蒋介石替共产党看住了胡宗南,等待他们的只有溃败一条路。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