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屠夫写春联 屠夫不收他 赏他

贴春联是中国春节的一项重要文化习俗,起源于周朝,但最初被称为“桃符”,即在门的两侧悬挂桃木板。到宋代,春联仍被称为“符涛”。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已经写在纸上而不是木板上了。到了明朝,贴春联的习俗才真正流行起来!

春联在明代流行的原因是朱元璋不可或缺。朱元璋很喜欢热闹,尤其是节假日,喜欢到处庆祝。有一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专门贴上红纸春联。

朱元璋第二天一早离开皇宫,看到大街小巷贴满了喜庆的春联,满心欢喜。特别是看到很文艺的东西,别忘了表扬。但是走来走去,看到一户人家的门上没有春联,就问怎么回事。他告诉朱元璋,他以杀猪为生,没有文化不能写对联。朱元璋听后也不怪他,于是叫人带笔带墨,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错根”。虽然不是很文艺,但是很贴切,很符合屠夫的职业。人们赞不绝口,朱元璋当然也有一些傲气。

一天下来,朱元璋并没有尽兴,第二天,他又作了一次巡视。路过肉店的时候,为什么不贴春联?昨天刚送了一双。皇帝敢违抗他们吗?于是我派了一个人去找屠夫打听。屠夫说:“这是皇帝给的墨宝。小人之所以不贴,是怕被风雨损坏。”小人早已供奉,每日焚香磕头三次。

朱元璋听了大喜,本想惩罚他,但没想到屠夫这么体贴。我每天都担心我的墨宝会遭到破坏并对它顶礼膜拜,这让我深受感动。他二话没说,直接让随从拿了三十两银子赏给屠夫。这可不是小数目。按照明初的市场价,一两银子可以折算成现在的500-600元,相当于直接给屠夫将近2万元。就这样,元旦贴的春联慢慢普及,风俗至今还在使用!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