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王毅说,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都要坚守职业道德。

他指出,80多年前,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等外国记者来到中国陕北延安,忠实地向世界介绍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斯诺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看待中国共产党,没有思想偏见,始终坚持客观真实,始终追求正义和良心。他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令人钦佩。他毕生致力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中国人民至今仍怀念他。

王毅说,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的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综合新华社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新闻记者报道)

关于埃德加斯诺,中央党史文献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颖在《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中写道.

火星朱雪林出版社2020年11月

1936年7月,陕西保安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踏入中国红区大门。这是红一军团第二师安排斯诺在陕北活动的日程安排,以及斯诺次年撰写的世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西行漫记》)。

1936年,斯诺从北平出发,经xi进入陕甘宁地区。图为陕北红一军团二师安排的斯诺活动日程。

1936年7月,红区的大门对一名外国记者如此方便地打开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甚至感到有点惊讶和怀疑,但事实很快使他相信中国共产党给予他这种自由活动的诚意。

斯诺来到保安

抵达安塞的斯诺正在和安塞红卫兵队长谈话,这时一名军官用温和的英语向他打招呼。斯诺立刻知道,站在他面前的是“著名的”红军指挥官周恩来。

第二天,斯诺来到周恩来的总部。周恩来对他说,我收到一份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记者,对中国人民友好,可以相信你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与我们无关。任何想去苏区的记者都欢迎。不允许记者来苏区,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你看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举报,我们将为你的调查提供一切帮助。

斯诺访问了陕北,写了第一本向世界介绍中国革命的书《红星照耀中国》。图为1938年上海福社出版的中文译本《西行漫记》

离开百家坪后,斯诺来到保安处,受到热烈欢迎。虽然共产国际在苏区派了一位军师李德,但严格来说,斯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一位“外宾”。

7月15日,毛泽东邀请斯诺到他的山洞里谈话。他们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和丰富。正是在这场内容广泛的谈话中,毛泽东谈到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事务的关系,并第一次向一个外国人讨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

7月16日晚9时至次日凌晨2时,毛泽东与斯诺讨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政策。毛泽东说,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有三个门槛:第一,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三是日本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从中国人民的立场来看,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是三个门槛中的主要一个。

部分红军将领与东北军、西北军将领合影

当斯诺问:未来是什么

东以其惊人的洞察力,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一年就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的一般形势、发展规律,预见了在战争前期、中期、后期不同的战略战术以及敌我力量的消长变化和最后结局。后来他在《论持久战》中把这三个时期更为精确地概括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而贯穿于上述谈话的基本精神,就是动员全民族抗战,即全面抗战的思想。抗日战争的进程证实了毛泽东预言的准确性。

西安事变前的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给张学良写信,阐明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和自卫原则,并建议国共两党派代表正式谈判停战抗日的具体条件。

谈话就是这样一夜又一夜地继续着。

斯诺在保安的日子里,都是晚上去毛泽东的住处谈话。通过这种交往,斯诺对毛泽东的认识逐渐加深,他看到了一位共产党领袖生活的各个侧面。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

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椒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

1937年3月毛泽东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谈《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的油印本

自斯诺访问陕北,把根据地的新鲜气息传播出去后,外国友人纷纷前来参观访问。继斯诺和马海德来陕北后,史沫特莱、尼姆·威尔斯、厄尔·利夫、托马斯·阿瑟·毕森、拉铁摩尔、菲力普·贾菲等新闻界人士也相继来到陕北,斯诺也于1939年再一次来到延安。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他们,向他们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阐述中共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预见抗日战争的规律。

红色区域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作者介绍:

李颖丨党史专家、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

◎ “2019中国好书”《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作者

◎ 先后参加中央交派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党史基本著作编写。

*本文转载自学林出版社,内容摘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