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西藏危局 中共为何选择文官胡锦涛入藏

1989年发生于西藏的骚乱,是国际国内两个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临危受命,出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入藏平乱,成为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位没有军方背景的一把手。

1989年西藏发生骚乱的同时,中国内地也不平静,发生了席卷全国的学生运动。

国际大气候在于苏联颓势已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已经出现脱离苏联的倾向,苏联自身也是昏招迭出。原本与中国处于蜜月期,联合中国制衡苏联的欧美各国,对于中国有了新想法。

1987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侵犯人权的修正案》,抹黑并攻击中国政府对西藏实行“军事占领”、"侵害西藏人权"。9月21日,流亡印度的十四世达赖喇嘛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西藏五点和平计划”,要求中共军队、汉人撤出西藏,将西藏变为“和平区”,变相谋求西藏独立。

在国内,文革后中共推行政策,比如所有汉族干部撤回内地,引发民族地区汉族干部思想混乱。后虽被制止,但据1988年12月12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第三版的《青史如镜鉴是非——专家学者谈西藏》一文中,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起草者之一的史筠披露,当时“在西藏自治区区一级领导人中,藏族干部占83.9%,各级人大、政府和各地市党政一把手都由藏族同志担任”。

与此同时,1984年以来,十世班禅确吉坚赞一直在各种场合表示,希望中共检讨数十年来对西藏造成的影响,并一再呼吁中共修补对西藏的政策。事实上,十世班禅本人就饱受极左之害,1962年因《七万言属》被定性“反动派的疯狂反扑”,文革中被“迫害入狱”,甚至还娶妻生子,直到1978年才平反恢复待遇。

1959年西藏叛乱中,十世班禅(左一)并未跟随十四世达赖喇嘛一同逃往印度,而是选择了留在西藏。图为1959年十世班禅在拉萨大昭寺安抚僧众。(视觉中国)

由于十世班禅公开指出,中共过去数十年西藏政策失误,在西藏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致使西藏宗教界开始敢于在政府内部的会议上和其它宗教场合上突破此前的言论禁区,为自己的利益直抒胸臆,甚至对近十年来内地的经济改革也提出了很多批评。也正是因为十世班禅的这一些表态,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突然去世后流言飞起,直接令西藏局势恶化导致骚乱。

十四世达赖喇嘛所谓的“西藏五点和平计划”抛出后,理所应当被中国政府拒绝,在西藏却引发了新一轮骚乱。1987年9月27日,拉萨21名喇嘛和其他5人举着象征西藏独立的雪山狮子旗,喊着西藏独立口号,在拉萨街头游行,冲击西藏自治区政府。10月1日,40多名喇嘛举着小型的雪山狮子旗,在拉萨大昭寺集会游行,引发骚乱。至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去世前,西藏曾多次发生骚乱,十世班禅的去世令积聚的矛盾激化,酿成更大规模的1989年西藏骚乱。

西藏骚乱迭起,局势混乱,时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兼政委伍精华,因劳累过度病倒,中共开始物色接替伍精华的人选,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成为候选人之一。胡锦涛技术干部出身,因中共元老宋平的赏识由基层调入共青团工作,进而由甘肃调往北京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受益于干部年轻化,1982年42岁就当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84年出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成为当时中共最年轻的正部级干部之一。

1986 年2 月时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在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陪同下在贵州考察。(新华社)

在贵州三年,胡锦涛走遍了当时贵州全省86个县市区。到1987年底,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以上,人均收入几乎是1985年中期的三倍,胡锦涛俨然成为中共改革派在地方的一员干将。1988年10月,位于贵州省会贵阳的贵州大学也曾发生学生游行示威,胡锦涛与学生积极沟通协调成功化解了事件,展现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988年中共寻求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选时,在其“伯乐”、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宋平等人推动下,胡锦涛在十几位候选人中出线,于1988年12月被任命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成为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位没有军队背景的一把手。此前的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除伍精华外全都是军队将领出身,绝大多数都是开国将军,伍精华也有从军经历。

胡锦涛到任后仅一个多月,十世班禅突然去世,关于班禅之死流言四起,拉萨局势陡然恶化再次引发骚乱。1989年2月13日开始,拉萨先后发生4次游行。3月5日至6日,拉萨爆发自1957年以来最大规模流血冲突。3月7日,中共宣布拉萨实行戒严,同日胡锦涛领导下的西藏自治区政府连发三道政府令具体执行戒严令。当时,《西藏日报》曾刊出胡锦涛头戴钢盔、与戒严部队官兵一起出现在拉萨市区的照片,令外界印象深刻。据说邓小平看到胡锦涛这张照片时称赞说:“他在原则问题上立场站稳,决不手软。”

中国西藏的一处居民家中,画有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挂历被挂上哈达。

在1989年4月20日“庆祝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三十周年报告会”上,胡锦涛就对西藏骚乱定了性:“我们同国内外分裂主义分子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更不是什么人权问题,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是同敌对势力的斗争,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关系到全国人民也包括西藏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各族人民、各族干部、各界爱国人士都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有丝毫含糊。”

1990年4月30日宣布拉萨解除戒严时,胡锦涛以“把西藏反分裂斗争进行到底”发表了四点意见,名义上是为了进一步在西藏进行“反分裂斗争”的四项举措,但也可以被视为平定西藏骚乱的经验总结,除了“稳定压倒一切”、“坚定必胜信念”、“依靠人民群众”,核心还在于第四条“正确果断处理突发事件”——“对于判明是进行分裂祖国活动的骚乱事件,要果断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和手段坚决平息”。

如果说,贵州省委书记的经历历练的是经济工作经验的话,那么西藏党委书记平定骚乱的经历则是政治立场的考验,历练的是处理政治事件的政治手腕,胡锦涛均以优异的表现通过,并以在西藏的表现赢得了邓小平的青睐,后成为中共第四代领导人。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