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同时打赢乌干达和利比亚的背景 此战争亦称菜鸡互啄

本文揭秘坦桑尼亚同时打赢乌干达和利比亚的历史背景,以及为何后人评价这场战争为菜鸟互啄。

1962年乌干达首先独立,1964年坦桑尼亚独立。这两个邻国本来关系亲密,在独立运动中,乌干达的领袖米尔顿·奥博特,同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两人曾经并肩战斗,互相支持,有着亲密的私交。1967年,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三国组建了东非共同体,关系非常亲密。

后来,乌干达总统奥博特,觉得他的心腹也就是二号人物伊迪·阿明,精神似乎有些不正常,试图解除他的职务。此消息被阿明知道后,在奥博特正在国外访问时,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集结自己的部下发动军事叛乱,迫使总统流亡坦桑尼亚。

1971年,阿明开始在乌干达执政。现在公认阿明是有一定精神问题的,甚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在国内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超过了正常人暴行的极限。

他将政敌切碎了喂他的宠物,甚至还吃了政敌的肉。阿明执政初期,在只有900万人口的乌干达杀死了50万人。

杀的人太多,阿明的卫队来不及挖坑掩埋尸体,就直接丢入尼罗河内。由于连续丢弃的尸体太多,甚至堵住了乌干达一座主要水电站的进水口。负责清理进水口杂物的工人,天天都要处理大量残缺不全的尸体,吓得纷纷逃走不干了。这个水电站被迫以20倍的工资招募工人,仍然没有人敢来应征。

有意思的是,本来乌干达是英联邦成员,认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元首。奥博特上台以后,拒绝承认英国国王是元首,开始进行名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

阿明上台以后,英国认为这个家伙是粗鲁的武夫,相当容易打交道,曾经试图争取他。所以,阿明刚刚就职,英国就提供1000万英镑的援助以及一批武器装备,表示对他的支持。

没想到,阿明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1973年突然宣布英国是敌人,没收了英国在乌干达的所有财产和英国商人的企业。

1974年,阿明自称开始领导苏格兰脱离英国独立的斗争。他在军中创建了一支“苏格兰部队”,年底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发布一份给全球领导人的文件,正式宣布发起苏格兰独立运动,自封为“苏格兰国王”,呼吁全球领导人支持“苏格兰事业”。

这种行为极为怪异不靠谱,让人怀疑阿明的神志是否正常。

更夸张的是,阿明在1975年竟然向英国女王求婚。当时伊丽莎白二世已经50岁,丈夫菲利普亲王到2017年才宣布退休。

至于经济上,阿明更是胡搞一场,将本来就非常落后的乌干达差点崩溃。

鉴于乌干达局势混乱,1972年在坦桑尼亚支持下,奥博特带着1500多流亡分子武装反攻,反攻进入乌干达国内。乌干达军队有10万之众,区区1500人自然没用,很快就被阿明的军队击溃。

经此一事,阿明却对坦桑尼亚恨之入骨。他将扣押的24名坦桑尼亚囚犯全部吊死,哪怕只是犯下盗窃和伪造证件的轻罪。可能出现的政敌进攻,加重了阿明的精神负担,他的暴行越来越可怕。

阿明肆意屠杀本国兰芝族(Langi)和阿乔利族(Acholi)平民,还对非穆斯林进行残酷的宗教迫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抨击。

随后,阿明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总怀疑身边就有奥博特或者坦桑尼亚派来的间谍。他经常毫无理由地杀死部下军官和官员,甚至将他们满门抄斩,连小孩也不放过。他的暴行并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乌干达军方的将领们都恐惧起来。很多将军觉得阿明“不对也要杀,对也要杀,迟早会杀我们”,根本就是个疯子。

他们开始支持温和的政客,副总统穆斯特发·阿德里斯,希望让他取代阿明执政。于是阿德里斯就倒了大霉,在1978年遭遇袭击身负重伤,下肢瘫痪,阿明将阿德里斯强行赶到埃及去“治病”。一般人认为,这是阿明派人下的毒手。

随后阿明对副总统的人进行大清洗,眼见横竖是死,一些乌干达军人开始武装叛变,多次袭击阿明本人。由于阿明深居简出,这些袭击全部失败。

失败后的乌干达军人为了避免满门抄斩,纷纷逃入坦桑尼亚境内。阿明命令部队追入坦桑尼亚,务必杀死叛徒们。面对入侵的乌干达军队,坦桑尼亚实在忍无可忍,出动军队将他们击溃。

30后,阿明在行宫中再一次遇刺。这次是阿明卫队叛变,叛军差点就将阿明生擒。阿明脱下军服,穿上仆人的衣服躲在一架直升机底部,才侥幸逃生。死里逃生后阿明陷入狂怒中,认为这是坦桑尼亚的奥博特和尼雷尔策划的兵变。

于是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乌干达军队猛攻卡盖拉区。并宣称,卡盖拉区原本就属于乌干达

乌干达军队攻入卡盖拉区后,四处奸淫烧杀。当地5万人口至少有8000人被杀死,很多妇女被强奸、轮奸,几乎所有房屋都被纵火焚烧。幸存平民们全力逃命,才勉强逃出虎口。最终,卡盖拉区成为无人区

此举引起了坦桑尼亚民众的普遍愤怒,认为阿明是个疯狂的暴徒。连奥博特也说:他是非洲母亲所生的最残忍的野兽。

本来坦桑尼亚仅有4万军队,实力大大不如乌干达。目睹阿明军队的暴行后,坦桑尼亚老百姓踊跃参军,几个星期内军队猛增到10万规模。1979年,坦桑尼亚同中国关系良好。在该国的求助下,我国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与此同时,阿明在乌干达多如牛毛的政敌们,也达成合作协议,先推翻这个暴君再说。

1979年1月,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B战斗机支援下,1万多名坦桑尼亚军队正式展开反攻。

乌干达军队只有残害老百姓的本事,一见到别国正规军就傻眼了。由于阿明多次在乌干达军队内部搞大清洗,将军们人人自危,谁也不愿意为这个疯子卖命。双方刚一接触,乌干达军队就迅速溃散。

眼见自己就要垮台,阿明只得恳求阿拉伯各国支援,鼓吹自己是穆斯林君主。阿拉伯国家也不是傻蛋,最终仅有卡扎菲派出了2500人的重装部队去增援。没多久,卡扎菲的部队就惊奇地发现,乌干达军队完全是闻风而逃,毫无战斗力可言。

他们向卡扎菲汇报:乌干达军队的士兵见到敌人,就像见到了魔鬼一样。他们不但近战、不敢夜战,甚至不敢长时间防御,更别说进攻了。他们的作战方式,就是在几公里以外胡乱发射火箭弹和无坐力炮弹,或者用机枪胡乱扫射。一旦敌人靠近,他们就会跑得无影无踪。

这种情况下,利比亚军队孤军奋战,很快就完蛋了。在乌干达本地叛军配合下,坦桑尼亚军队很快占领乌干达全境。

阿明带着几个老婆几十个孩子,以及搜刮而来的大笔美钞英镑,逃到海外去了。

几年后坦桑尼亚军队撤退,乌干达反对派组成政权。此战阿明惨败,不过坦桑尼亚胜利的也不轻松。

作为一个穷国,坦桑尼亚为了打仗付出巨大的军费,欠下了很多外债,多年后才还清。几年后,坦桑尼亚的尼雷尔总统,就因为国内经济的衰退而引咎辞职。

有意思的是,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战争,而同一时期美苏都开始准备太空站。

而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战争,确实非常原始。西方观察家看到,坦桑尼亚军队用坦克直接撞击敌人工事,而不是开炮轰击,因为火炮打不准。

乌干达战机曾多次投弹轰炸,竟然没有一枚炸弹击中敌人,被迫改为用机枪对地扫射。双方很多战斗都相距很远,在枪械射程之外胡乱扫射,经常一天就能射掉十几万发子弹,伤亡却寥寥无几。即便进入近距离作战,两军也不是使用小分队在重武器掩护下突进,而是经常进行人海冲锋,漫山遍野的冲过去,同时大声呐喊。

西方军事专家认为:他们作战的思维还停留在几百年前,只是将大刀长矛换成了机关枪和坦克。两国打的太烂,所以被称为菜鸡互啄。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