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的“护眼操”?

来源:新华网

《中国眼》是个大家伙。如果把反射面比作“视网膜”,这个膜有25万平方米大,“眼底”有2200多个液压执行器,起到“神经元”的作用,用来精确控制“视网膜”。这么大的“眼睛”,工程师如何保持健康?

能主动变形的反射面是区别于传统射电望远镜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如何“主动”变形?总控制室向2200多个液压执行机构发送指令,液压执行机构伸展到指定位置,从而控制4450个反射单元的调节位置。

在“天空之眼”观测作业中,人眼很难看到反射面“变形”时的细微变化,但却能听到数千个液压执行器一起咆哮。液压执行机构的日常工作量最大,这使其成为运维工程师最“关心”的对象。

在“天空之眼”开启之初,工程师必须在检查过程中判断哪个致动器工作不正常。没有人知道坏了的执行器会不会影响观察效果,可能每天保养都很累。

"总工程师江鹏提出,必须建立反射镜安全评估体系."望远镜调试期间负责该结构的工程师李辉说,根据这一想法,该团队使用全过程模拟技术,用机械模型将整个反射面完全数字化。“总控制室安全评估系统软件可以显示哪个执行器坏了,哪个节点工作不正常”,模拟对观察的影响,一旦超出安全范围,自动报警。

有了反光镜安全评估系统,工程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它“眼保健操”,及时维护“亚健康”节点。就像我们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如果有哪个穴位特别不舒服,就多按一下缓解视疲劳。

问题不在“眼底”的液压执行器,而在反射板上怎么办?工程师可以走上面板进行维护吗?答案是肯定的。聪明的工程师不会直接站在面板上,而是模仿“太空行走”。

这项技术被称为“微重力蜘蛛侠”,它使用直径为7.6米的氦气球,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重量减轻到反射面板可以承受的重量,甚至“零重力”,使人员可以在反射表面的任何地方进行检查和维护操作,而不会压碎面板。

现在我们知道,“天眼”不仅要做“眼保健操”,更要做一套设计精巧、智能十足的“眼保健操”。它不是金属做的“傻”,而是最精密的天文仪器,需要运维工程师的呵护。

2017年5月3日,测控系统工程师孙淳检查了液压执行机构的电缆接头。新华社记者陶良社

2019年8月30日,“微重力蜘蛛侠”在“中国天眼”反光板上进行了首次检查实验。新华社记者欧冬雨照片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