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的有蛊吗?苗族蛊毒不可告人的秘密

【导读】关于蛊的秘密,世上真的有蛊吗。在民间只要是听闻过蛊的人,都是谈蛊色变。那么,世上真的有蛊吗?蛊的身上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偏远的苗族聚居地区,如果小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下肚里。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某某家有蛊啊,她放蛊着我,我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哪天我要抬粪淋她家门,拣石砸她家的屋顶,让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蛊,有儿娶不来,有女嫁不去哩!”喊声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就好了;属于慢性患者,就要请巫师作法“驱毒”了。这种令人生畏的蛊,并非苗人的专利。

关于蛊的秘密 世上真的有蛊吗

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苗族,蛊毒,草鬼

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蜥蜴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对于毒蛊致病的法术,古人深信不疑,宋仁宗于庆历八年(1048年)曾颁行介绍治蛊方法的《庆历善治方》一书,就连《诸病而侯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

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蛊主)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放蛊时,蛊主在意念中说:“去向某人找吃去,不要尽缠我!”蛊就会自动地去找那个人。或者在几十米开外,手指头暗暗一弹,蛊就会飞向那人。甚至有人说蛊看中了谁,即爱上了谁,就叫它的主人放蛊给谁。不然,蛊就要它主人的命。所以有蛊者不得不放。苗族民间就流传这样一则放蛊的故事:从前有位有盅的母亲,盅看上了她的儿子,做母亲的当然不愿意她的儿子着蛊。

关于蛊的秘密 世上真的有蛊吗

但是,盅把她啮得很凶,没有办法,她才答应放蛊害儿子。当这位母亲同她的盅说这些话的时候,正巧被儿媳妇在外面听见了。儿媳妇赶紧跑到村边,等待她丈夫割草回来时,把这事告诉了他,并说妈妈炒的那一碗留给他的鸡蛋,回去后千万不要吃。说完后,儿媳妇就先回家去,烧了一大锅开水。等一会儿子回到家来,他.妈妈拿那碗鸡蛋叫他吃。儿媳妇说,鸡蛋冷了,等热一热再吃。说着把锅盖揭开,将那碗炒鸡蛋倒进滚沸的开水锅里去,盖上锅盖并紧紧地压住,只听锅里有什么东西在挣扎和摆动。过一会没动静了,揭开锅盖来看,只见烫死的是一条大蛇。

苗族,蛊毒,草鬼

人们认为“蛊”只有妇女才有,只能寄附在妇女身上,传给下一代女性,而不传给男性。比如某男青年“游方”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有蛊”姑娘而未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娶来,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凡属女性,均要从她母亲那里将蛊承传下来,并代代相传。在汉文典籍中,放蛊者并不仅限于女性,为什么苗族认为只有妇女才有蛊呢?这与汉、苗两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关。在汉族的巫术信仰中,只有正邪之分,没有性别的对立。而在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在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性别对立遗存要强烈得多,这种对立表现在巫术信仰中,就是占据正统地位的男性巫师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方.而在母系社会曾经居统治地位的女巫则成了秩序的破坏者。

在苗族地区,以盅婆名称骂人或泄私忿进行报复,会惹出纠纷。苗族“谈蛊色变”,尤其是在婚姻上最忌讳。儿女要开亲的话,双方父母都要暗地里对对方进行严格审查(俗称“清针线”),看其家庭及亲戚干净与否,即有没有蛊。如果发现对方有不干净的嫌疑,就借口婉言拒绝,因此造成不少婚嫁上的悲剧。有些青年妇女,被人怀疑有蛊,只能嫁给有缺陷的或家境贫寒的男子;有的青年妇女甚至为此自杀。

关于蛊的秘密 世上真的有蛊吗

由于害怕与有蛊人家结亲,造成有的苗族地区基本上单线开亲,在自己的亲戚之间相互开亲,导致血亲越来越近,人的素质越来越低下。

鉴于蛊术陋俗对苗族社会的严重危害,许多苗族学者感到对蛊的迷信到了非铲除不可的地步,大声疾呼,呼吁移风易俗,革除陋俗。随着苗族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蛊术迷信在苗族地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苗族,蛊毒,草鬼

死亡体验 人死前会经历什么

【导读】死亡体验,人死前会经历什么。不管是谁,在面对死亡时都不会无动于衷。那么,人在死前究竟会经历什么呢?死亡体验,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快要死去是什么感觉。但是,那些从心脏病发的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人,每十个就有一个自称有过所谓的经历。他们或经历过扑面而来的回忆,或体会到了鲜活的声音、光色和情感。

密歇根大学的吉莫波季金(JimoBorjigin)和同事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有趣的新研究,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死亡前大脑的状态。研究人员诱导大鼠发作心脏病,继而用脑电图描记器(EEG)监测这些老鼠的脑电波。他们观察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动物在死亡之前,有一个特定频率的脑电波比它们清醒的时候活跃一倍,这个频率叫作伽马带。

死亡体验 人死前会经历什么

伽马波是我们的老熟人,多年以来,伽马振动一直被视为人脑意识活动的标志。当我们进行回忆、或有意识地觉察到一个刺激时,伽马波就会在大脑的前后两端间会来回传动。那么,将死之际的大鼠是否也与人类有相似的意识体验。

一个简单的回答是,不知道。相关性并不能代替因果性,尽管我们很想在这些神经活动与“意识”之间划上关系,但我们的面前有两个障碍。

死亡体验 人死前会经历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大鼠的意识方式是否同人类一样,不能确定这些活跃的伽马波的含义。其次,即便大鼠当时具有意识,我们仍不能只依据大脑的某种活动,就判定它反映了意识状态。如果我们这样做,就等于进行了预先假设,认为伽马带活动只与意识有关(事实并非如此),从而陷入“反向推理”的逻辑错误。波季金和同事非常小心地避免了这类错误,他们的文章并未提到大鼠经历了“濒死体验”。

终结之前的大脑为何会上演一出最后的仪式?是为了破解高度异常的内部讯号,还是应激的适应机制?这依然是个谜。

苗族,蛊毒,草鬼

研究人员非常谨慎地排除了疼痛的诱因:他们用二氧化碳诱导大鼠死亡,这是一个无痛过程,然而相应的神经活动还是出现了。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或许还要在人类身上进行类似的试验才行。纪录濒死病人的脑电波就是其中一个办法。如果你快要死去了,愿意接受这样的测试吗?还有一种方法是刺激清醒之人的大脑,在他们产生活跃的伽马波后测试他们的意识。

死亡体验 人死前会经历什么

“用实验方法增强人类的伽马波,检测相应的神经刺激是否能诱发‘濒死体验’,或许是我们超越相关性、得到因果性的一个途径。”加的夫大学(CardiffUniversity)的神经科学家戴夫麦克龚尼格(DaveMcGonigle)这样说。

死亡体验 人死前会经历什么

以后的年轻人或许有更加超前的想法。有朝一日,就算我们漂流在死亡的边际,是否也能像那些常常游曳于世界尽头的海洋探险家一样,可以够被拉回原本的真实世界?未来的某一天,神经科学也许能解开这个存在于永恒安眠之前的终极谜题。

死亡依然是一个神秘的话题,我们渴望长生恐惧死亡,但是却又对死亡时刻的感受异常迷恋。对于这样一种陌生又熟悉的体验,我们想要去探索它的奥秘,并且在为之努力。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