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经细胞“身份密码”形成之谜

在我们的大脑中,每个神经细胞表面都分布着一种原钙粘蛋白,它的不同表达为每个神经细胞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身份密码”。有了不同的“身份密码”,神经细胞才能“相认”“相拥”,形成神经网络。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校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强科研团队破解了这种名叫原钙粘蛋白的“身份密码”在大脑神经网络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着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将对认识复杂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产生深远影响。

人类大脑包含上千亿个不同的神经元,而每一个神经元能形成上万个特异性的突触连接,它们互相识别、组合,形成约十万亿个神经网络“掌管”适应生存和学习记忆的大脑功能。而令神经细胞互相识别、区分彼此并建立联系的“身份密码”,就是这种分布在细胞膜表面依赖钙离子的粘附分子——原钙粘蛋白,原钙粘蛋白基因家族能够通过组合表达的方式形成神经细胞的分子多样性,并决定哪些神经细胞互相连接。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