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降将 为何姜维能够流芳百世

并非所有投降者都像于禁那样不幸。关羽、张辽、徐晃、黄忠、马超等投降后成为英雄。与于禁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保持了男儿气节。蜀汉大将姜维在《三国演义》中以投降为题材,三次投降(包括诈降)为其人生注入了戏剧性

第一次——天水投降诸葛亮

天水关是三国智谋的巅峰。诸葛亮派赵云、邓芝假兵褒斜谷迷惑曹军,自率大军出祁山。《三国志》称“三郡皆叛”,不及《三国演义》生动。姜维走投无路,与诸葛亮智斗,难以简单评价其行为。

第二次——诈降曹真

曹真的士兵捕获了一个间谍,带到他面前。那人却声称是来投降的,从衣服里拿出了一封降书,上面是姜维的笔迹。信中称自己原是魏国人,被诸葛亮诱骗而投降蜀国。但心系魏国,渴望解放。计划假装溃退,以火为信号,与曹军夹击,必能俘获诸葛亮。曹真信以为真,不听费耀劝阻,按姜维计谋布阵。费耀无奈,只得率军前去接应。开始顺利,但情势逆转,费耀军覆败,伤亡惨重。姜维假投降,骗曹真,费耀奋力代曹真,曹真幸免于难。

第三次——诈降钟会

这一段实在太经典了,每每看到央视版三国中,姜维最后的无助,不禁令人感叹。从姜维三次投降可得出结论:他虽不拘小节、不认死理,但为达大目标,甘愿放下个人名节,不惜不择手段。然而,与于禁的贪生怕死有本质不同,姜维仍有大节可循。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