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吕蒙正的后裔有谁

吕蒙正后嗣

吕蒙正官居宰相,能够也泽被后世,招致他的后嗣有不少历史名人。不过这些吕蒙正后嗣其实并非直系,由于正如他本人暮年所说,他的几个儿子都比拟能干不堪重用,但是他的侄子吕夷简却有宰相之才,所以这些名人其实是他侄子的直系。

吕夷简画像

吕蒙正后嗣中知名的第一人就是他的侄子吕夷简,他已经向宋真宗引荐过这个侄子,所以之后吕夷简深受皇帝重用,事先曾经官居高位。等到真宗驾崩,仁宗即位,他就官拜了宰相。虽然是太后临朝执政,吕夷简依然尽心辅佐年幼的皇帝处置朝政,最初官至太尉,封爵许国公。而他的儿子吕公著后来也是一朝宰相,最初官至司空、平章军国重事。此外,吕公著还是事先著名的学者,终身著作颇丰。而他的其他兄弟在事先也是朝中重臣。

在往下比拟知名的就属于南宋了,而且大多不是在官场上成就特殊,而是在学问上颇有研讨。比方吕公著的曾孙吕本中是一位诗人和词人;比方,吕夷简的六世孙吕祖谦、吕祖俭是事先著名的理学家,一代大儒,尤其是前者,创始了浙东学派里的“婺学”一支,可以和朱熹并称。

由此可见,虽然吕蒙正本人从小贫穷,无论是状元还是宰相都是他本人争取而来。不过他的身居高位,给本人的后代了一个机遇,进入官场算是受其恩荫,研讨学问则是承受他深沉的家学。

吕端 吕蒙正

吕端、吕蒙正都是北宋初年的重臣,都已经官至过宰相,甚至在同一个时期都是宰相,不过是一正一副。虽然两人都姓吕,但两团体并没有血缘或许亲戚关系,甚至出身可谓大相径庭。

吕端雕像

从年龄来看,吕端比吕蒙正早出生大约十年,逝世也是早差不多十年,都是享年65左右。吕端、吕蒙正的出身是很不同的。前者是个官三代,祖父和父亲都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官员,父亲官至兵部侍郎,所以吕端入朝为官是由于父亲的恩荫,事先只要二十几岁。吕蒙正出身很贫穷,有父母双亡的说法也有和母亲被赶出门的说法,三十三岁的时分考中状元才得以为官。

虽然如此,先官至宰相的反而是吕蒙正,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他只用了十二年的工夫就成为了宰相,而吕端后来为相用了将近四十年。在吕蒙正为相的时分,宋太宗就想用重用吕端,任其为相,有人支持说他为人懵懂,而皇帝评价吕端是“大事懵懂,大事不懵懂”。于是之后不久,吕蒙正被罢免贬为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而吕端继任宰相,事先他曾经六十岁。

宰相虽然从意思上和丞相差不多,但其实不同。丞相是朝廷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个官职,而宰相是一个统称,不同朝代甚至同一朝代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官职叫法。异样的丞相是只能够有一个的,而宰相却经常能够有两个,一正一副,还有一些能够位同宰相的官员。所以说,吕端、吕蒙正可以说是同一时期的两位宰相。

吕蒙正劝世文

所谓吕蒙正劝世文,其实就是他的《破窑赋》,又名《寒窑赋》或许《劝世章》。把这篇赋称为吕蒙正劝世文是由于他在文末写了一句“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吕蒙正《寒窑赋》雕琢

这篇文章有两个版本,文字不尽相反,但内容类似,主题也分歧。其中一个版本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开篇,说蜈蚣有上百只脚,却还不如没有脚的蛇走得快;雄鸡翅膀很大,但不像乌鸦那样能飞;马虽然可以行千里,但没有骑着驾它就不会本人到目的地。所以异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假如没有运气和机遇就一样不能完成。

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讲述人生的无常、命运的起起落落。吕蒙正的论据有三方面,一是天地和自然,二是历史名人的事迹,三是本身的遭遇。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用很多文字来罗列以历史人物举例。他提到了孔子,文章无人能比却一样被困在陈国;姜子牙,通晓武略却一样在渭河边垂钓。颜渊,虽然短命但不是善人;盗跖,虽然短命但不是恶人。尧舜,虽然英明却生下了不孝儿子;瞽叟虽然愚笨却生下了舜这样的儿子。张良原来只是一介平民,萧何原来只是一个县吏。晏子身高缺乏五尺,却是齐国的宰相;孔明住在草庐,却能做蜀国的军师。项羽虽然弱小,却兵败乌江而自刎;刘邦虽然强大,却拥有了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的威力,却到老都没有封侯;冯唐虽然有治国之才,却终身脱颖而出。韩信没有得遇的时分,一天没有三餐,等到被重用,腰上悬挂三尺大印,一旦时运衰落,死在了阴险之人手里。

《破窑赋》听说是北宋宰相吕蒙正的作品,但这也只是相传,应该是先人所作。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