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一共杀了多少胡人

冉闵杀了多少胡人

五胡乱华时代,被称为“屠夫”的冉魏黄帝冉闵终究杀了多少胡人?明天恐怕很难统计。

冉闵剧照

据史料记载,冉闵指导汉族起义的进程中,曾有过两次大规模屠杀游牧民族的纪录,一次是公元349年入秋之时,冉闵杀石遵之后,胡人对抗之情低落,未到达战略威慑的目的,冉闵尽杀胡人军民十几万,至此,中原地域多数民族的气焰开端有所收敛。《晋书》志第三与《宋书》对此次事情均有文字记叙。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攻陷邺城后下令屠城,遂发作了尸横遍野的邺城大屠杀,城内家家户户皆未能幸免。事先鲜卑人的文献《魏书》中详细记载了冉闵大军攻至邺城后,将城门四闭,对城内胡人展开大规模屠杀举动。二十几万胡人军民被屠杀殆尽,尸体全部喂食猛兽,加之不久之后南方游牧民族为规避战乱而大举迁移,整个进程中死伤胡人达百万之众。

虽说古往今来,战乱之下百姓被殃及是再所难免的事,但是冉闵的暴行还是引来了不少先人的非议,称其为屠夫天子亦不为过。 但谴责归谴责,放在对待历史的角度,冉闵的所作所为,仍然有着严重而积极的意义。遐想当年,战神一声令下,中原百姓立即披甲上阵,与入塞胡人兵戎相见。可见事先冉闵所推行的政策是顺应民意,契合大少数汉族人民的志愿的,由此也不难窥见事先中原百姓与塞外多数民族的矛盾属于国仇家恨,无法谐和。其手腕虽然残酷,却在事先的大环境下无效防止了汉族沦亡的危机,对汉族人民来说,冉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五胡乱华冉闵

公元350年,一代暴君冉闵登上了帝王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冉闵登基后,首先消灭了羯赵,塞外游牧民族在烽火中遭到灭顶之灾。

冉闵画像

作为中原地域汉人起义的首领,冉闵于血泊中树立了魏国,史称冉魏王朝,从此,影响中原大地长达135年之久的五胡乱华时代,逐步走向了日薄西山的归途。

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无异于神州大地上一场绝后的浩劫。在这一黑暗的历史背景下,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塞外游牧民族趁中原西晋八王之乱,国力健康之际大举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水深火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99年时,中原大地上的汉人总数约有1939万人,但是历经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战乱,至冉闵灭羯赵之时,中原汉人仅剩下400万余,近两千万汉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权力屠杀殆尽,悠久绚烂的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

久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千疮百孔,此时,冉魏政权的树立,不只给中原汉人一次疗养生息再度昌盛的时机,也为华夏后嗣保住了最初一条命脉。虽然,冉闵自己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先人对他大肆屠杀胡人的做法也诸多非议,但是以历史的目光来看,这位以骁勇果敢著称的君王用他的雷霆手腕终结了中原大地上的百年战乱,以暴制暴的方式令侵略者闻风丧胆,对汉人来说,他仍然称得上是一位于安居乐业中解救万民的民族英雄。

冉闵先人

中国历史上因屠尽五胡,援救了中华国运而被称为“汉家英魂”的北魏皇帝冉闵,于公元352年牺牲于遏陉山,至此,轰轰烈烈的冉魏王朝,如一颗光辉灿烂的流星,霎时的冷艳当时,立即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陨落。

冉闵

冉闵死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其先人为规避战乱而隐姓埋名,散落东北各地。

相传,后世学者经过对北方冉氏世系的调查,以为如今冉氏一族的后代主体次要为聚居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

据史料记载,土家族人的先祖冉守忠在南宋徽宗皇帝时期,曾奉命征讨苗族部落而进入川西北的蛮荒之地,后因种种缘由落户,因此冉氏一族血脉流落于此,也不难了解。

光阴流转千年,至新中国建国后,民族划分,如今外地冉姓居民绝大局部是土家族或其他多数民族居民,鲜有汉人。他们绝大多为冉闵的先人,即便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知晓他们的先辈之中曾呈现过一位皇帝,虽然后代子孙阅历了流离失所的流亡之苦,但是至要提起先祖的丰功伟绩,他们照旧带着一份难掩的骄傲感。当然,除可骄傲感,还有一些耻辱感,由于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端深远,那位所谓的皇帝,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暴君,亦是一个不忠不孝的篡位自立者,想到这些,先人便不愿再提起有关先祖的事迹。

冉闵此人,终究是援救汉家存亡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屠夫,野史并未给出太多评价,作为一个不可无视的传奇历史人物,其功过自有先人评说。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