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分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分析

一直以来后代人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这个话题争论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明显的钳制思想的工具,所以全部都是消极影响,但也有人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毕竟它曾经维护了汉代的大一统趋势,也加强了汉武帝的权威,对于整个汉代的发展起到过一定推动作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雕像

后来大部分历史学家都倾向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不均等,其消极影响显然是占了主要的,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质就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钳制思想的发展,汉武帝是一个占有欲非常强的皇帝,他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不得不钳制人民的思想,所以才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本来繁荣的文化圈变得死气沉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对于整个汉代的诗词歌赋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件事也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也维护了皇权统治,尤其是独尊儒术中天赋神权的说法给了汉武帝的王位很重要的法律保证,使得整个社会的统治基础被打牢,奠定了汉代发展的稳固基础,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皇权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

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力,但是它弊端也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后来人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不是很高,认为影响主要表现在消极方面,也就是弊端上,毕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个钳制思想的工具,不利于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简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可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提并论的思想史上的大事,这两件事都是具有钳制思想的作用,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也成为后来人热议的话题,其实专家解释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非常复杂,因为董仲舒在提出这个理论的同时也广泛借鉴了其他学派的学说,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理论掺有很多别的学派的色彩。

董仲舒雕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护皇帝的权威,这也是儒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方面,汉武帝之所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正是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罢黜百家的意思就是,抛弃甚至贬低其他学派的学说,而独尊儒术指的是要宣扬孔子的学说,把孔子的学说和论语作为显学,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在独尊儒术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要维护皇帝的权威,提高皇帝的统治,董仲舒在实行独尊儒术时说,皇帝就是上天派来与人民沟通的一个桥梁,皇帝是天授神权,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中最后一点也是天赋神权。

除此之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例如把孔子学说作为显学,在京城中建立太学,广开言路,让小孩们都学习孔子的学说,还包括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并且法律是神圣的不可以动摇的,这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

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非常深远,这是一个在汉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开启了汉代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而且也对于黄老之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就是大力发展儒学和孔子学说而贬低其他学派的学说,对于其他学派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汉武帝剧照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这个话题,还应该分两方面来对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之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不利于汉代思想的繁荣,也不利于汉代经济文化的多元化,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非常消极的影响的。但是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也有其积极方面,因为汉武帝上任之后,大一统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为了维护帝王的权威而出现的,所以汉武帝在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整个汉代的大一统趋势大大加强,不仅思想文化得到统一,就连社会生活方面也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开始呈现出统一趋势,为汉代统治基础的奠定打牢基础。

后来的历史学家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有消极影响,也有人认为有积极影响,其实这件事在汉代思想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开启了之后皇帝禁锢人民思想的先河,也使得汉代国力大大增强,开始向大一统迈进。

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也成为后来历史学家考证的热点话题,根据史记的记载,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于元光元年提出的,当时这个独尊儒术理论的提出者是董仲舒,他是汉武帝的心腹,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后来被汉武帝很快采纳。

董仲舒画像

关于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的议论,因为《史记》上的记载是,董仲舒在光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34年第一次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从此汉武帝便开始了一系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具体的实行时间没有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回答。

后代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就是发生于公元134年,在这一年中董仲舒第一次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接连向汉武帝上了好几道奏折要求他进行一些有效措施,虽然实施措施的时间不明确,但是独尊儒术的理论第一次被汉武帝听到就是在公元134年,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就是公元134年,也就是元光元年。

虽然汉武帝是在公元134年贯彻落实独尊儒术的理论,但是之后历史学界并没有对汉武帝具体实施措施的时间给出明确的回答,所以只能够猜测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是在元光元年。

历史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

一直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成为汉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标签,一个代名词,这件事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也被后人讨论得沸沸扬扬,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后来有人早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理论的第一个提出者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雕像

董仲舒是汉代权臣,也是汉武帝的心腹亲信,他在刚刚上位的时候就向汉武帝建议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提出者就是董仲舒,董仲舒为了提出这个理论还曾经专门研究过黄老之学,把黄老之学和孔子学说中的一些糟粕和精华集中在一起,构成了董仲舒本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除了董仲舒之外,也有人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自己提出的,只不过是借了董仲舒的手和嘴来为自己做个掩护,很多人对此表示非常不理解,因为汉武帝作为皇帝本来没有必要亲自提出一个学说,而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在后来也有积极的一面,汉武帝根本没有必要掩饰,所以这个说法不可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就是董仲舒本人。

董仲舒在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的同时,也广泛借鉴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学说,所以在日后汉武帝采取的理论中,有很多别的学派的影子,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际提出者不只是董仲舒一人,还有很多的理论大家。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区别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臭名昭著的两件事儿,其实这两件事之间有很必然的联系,一个发生在秦朝一个发生在汉代,都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极端政策,用来钳制人民的思想,遏制社会思想的发展,从而保证自己的王位坐得稳当。

秦始皇剧照

有很多的历史学家认为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这两件事是有因果联系的,正是因为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这样极端的事件,给了汉武帝启发,所以汉武帝在后来大一统实施过程中认为秦始皇这样的手段非常有效,也想效仿。所以才有了之后汉武帝独尊儒术事件的发生。其实两个事件之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系,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前,而汉武帝独尊儒术在后,焚书坑儒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不满,虽然大家迫于秦始皇的威严,不敢多说什么,但是这件事也成为后来秦朝覆灭的导火索,所以汉武帝在进行进一步动作的时候也综合考虑了秦始皇的因素,在独尊儒术时候并没有像秦始皇那样极端,反而对于其他各派只是简单的抑制并没有大加屠杀。

其实说到底,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两件事都是为了抑制百姓思想活跃而发生的,两个君王都是非常专制独裁的君王,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采取了这样的手段,两个事件都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史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抑制了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抑制了老百姓思想的活跃。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