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吗?古代太监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两样宝

在历史上,太监地位卑微、身体残疾,又身处宫廷、靠近皇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太监这个特殊群体,身上总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大毛巾,一是厚护膝。

网络配图

在《宫女谈往录》里荣儿回忆说:可怜的老太监,已经过了五月节了,上身已经穿得很单薄了,可下身还是鼓鼓囊囊的。据说他们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多有淋尿的病,腰里不论冬夏,都要围着大毛巾(古代尿不湿),越到年老越厉害。膝盖上的护膝,常年缝在裤筒里,到了夏天显露得最清楚了。

网络配图

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跪在地下——不论在什么地方,假山上,石路边,该跪一定要跪,丝毫不能犹豫,所以裤筒里常年缝着护膝。大太监的护膝,用珍贵皮子做成,李连英就用金丝猴皮做护膝。

网络配图

其实,太监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太监。只是,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最根深蒂固的。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有直接关系。太监本身也是不幸的,是封建时代的牺牲品。

  朱元璋在上演法不容情、大义灭亲的同时,也上演了法不容众、大义灭臣。他上任后,立刻展开了打老虎三部曲。

一是在处理小案时,突出一个“快”字。

名案解析:朱亮祖案。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开国大将朱亮祖受命出镇广东,朱是武将出身,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他放纵军士胡作非为,欺压良善,搞得天怒人怨。本来像朱亮祖这样的人是没人敢管的,但偏偏碰上了一个性格耿直的县令道同,此人是蒙古族,以至孝闻名。道同执法严明,严惩地痞恶霸。朱亮祖到广州后,很快与恶霸沆瀣一气,把广州搞得乌烟瘴气。

网络配图

番禺城中有一群流氓地痞,欺行霸市。有一天,道同布好眼线,一举将他们抓获,又从他们口中得知其为首者,一并抓来枷在大街上示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一些漏网之鱼找到朱亮祖,求他出面搭救。朱亮祖本身就是流氓,他对朱元璋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不敢把地方政府怎么样,就让人将道同召至府上,设酒食款待,席间委婉地请道同放人。以道同的脾气,自然不同意,他历数了这些人的罪恶,然后对朱亮祖说:“大人以侯爵之尊,出镇南疆,应当抚慰百姓,除霸安民,不要受小人蛊惑。”一席话将朱亮祖弄得哑口无言。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