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皇帝的朱元璋 为何忌讳就格外的多?

在古人的心目中,人的地位越高,权利越大,他的名讳越是碰不得,而那些没什么势力的老百姓,除了自家孩子,别人直呼其名他也无可奈何。

配图

朱元璋当皇帝之前做过和尚放过牛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出身贫困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忌讳就格外多了。除皇帝的名讳外,许多词也是犯大忌的,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搞不好就会掉脑袋。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而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

 

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盛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分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引见,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配图

由于他的睿智与英勇,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亲信,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本人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本人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随便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获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

 

配图

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野。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本人强大的陈友亮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一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

皇帝富有四海,全国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因而避皇帝的名讳范围最广,皇帝的名字,几乎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