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被炒三次鱿鱼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中国古代一提到运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造齐国:在政治上将其打形成周王室的“代理人”;在军事上将其打形成攘夷的“急先锋”;从经济上将其打形成天下第一富国。

配图

齐国因而成为天下游戏的制定者。

然而,就是这个奇才,当年却是出了名的窝囊废,在事业上留下很多不良记录:首先,工作才能差,他给齐国国君打工,被炒了三次鱿鱼;其次,他贪生怕死,三次指挥作战三次败北;最后,他没有节操,辅佐公子纠夺国君之位失败后,同事召忽不屈而死,他却贪生怕死,忍耐做囚徒的凌辱也要活下去。

配图

这样的窝囊废,齐桓公为什么要用他?管仲的老友,齐国的权臣鲍叔牙却不这么以为,他极力向齐桓公引荐管仲,并且还把本人的待遇让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鲍叔牙没看走眼,他没有以一时的成败论人才。他晓得,管仲三次被炒鱿鱼,不是才能不行,而是时机未到;管仲吃三次败仗,不是怕死,而是家里有老母,有后顾之忧;管仲忍辱做囚徒,不是没廉耻,而是想要留得青山在。

配图

鲍叔牙懂管仲,更懂用人之道。人才能否发挥才华,除了本身的素质,其实还有一个配置的问题。这些配置包括人事配合、信任程度、资金情况乃至家庭安置。例如青面兽杨志是押生辰纲的最佳人选,却配置了恶劣的帮手,导致功败垂成。管仲工作早期,周边元素都没有配套好,当然发挥不出来,显得窝囊,这就是所谓的“不遭时”。

对人的关怀,对人才的关怀,就是要处理其根本问题,懂其根本需求,不是说给个职位就行。鲍叔牙把握得很好,所以管仲感激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幕壮剧,历来有赞有弹,比如说,陶渊明盛赞荆轲的侠义勇烈,柳宗元则批评荆轲的浅见寡谋。同样是《咏荆轲》,他们竟吟咏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味。陶渊明的《咏荆轲》可以成为千古名篇,不仅以诗艺取胜,以热情取胜,而且以历史观取胜。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召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大方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配图

商音更流滋,羽奏勇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要问什么古诗能使人读后荡气回肠,这就是一个现成的范例。一向只被人认定有清奇逸气的陶渊明,胸中居然也有跌宕豪气,这岂不令人吃惊?他对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大加赞誉,对荆轲功败垂成、身遭显戮的命运则深表同情,他的历史观彰显无遗:反抗暴君的义士永远值得留念。不必说得太直白,这就足够了。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