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非简介 余非有哪些功绩

二野司令部军政处处长余非任处长,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夏屏西任政治委员。航空处机关最初编行政、人事、材料、通信、机务、飞行等6个科和机要、总务两个股,后改为参谋处、政治部和后勤处

余非将军(1912―2001),又名余辉、余镜波。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余非少将照片

余非将军简介原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大军区副职待遇)。

余非同志是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宣传员,师政治部组织干事、青年科科长,团宣传队长、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前总政治部文娱科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歼”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政治委员,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参加了守卫黄河和山西等地的游击战以及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副政治委员、处长等职,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处长、西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他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探索和指点部队建设,为加强空军部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的七大候补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余非同志,因病治疗无效,于2001年4月25日在武汉去世,享年90岁。余非少将生平经历 余非,1912年8月4日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人。又名余镜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余非历任战士、宣传员、红3军团2师政治部组织干事、2师青年科科长、2师11团宣传队队长、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文娱科科长、红4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歼”作战和长征。

(二)

抗日战争时期,余非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政治处主任、359旅718团(留守兵团)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1旅供给部政委。参加了守卫黄河和山西等地的游击战以及大生产运动。

(三)

抗打败利后,余非任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21旅副政委、19旅副政委、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军政处处长。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余非任司令部军政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余非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四)

新中国成立后,余非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处长、西南军区空军政委、武汉军区空军政委。

离任疗养后,余非享用副大军区职待遇。

余非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准军级、空军),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2001年4月25日,余非在武汉去世,享年90岁。

余非将军故事 1955年5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月11日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以四川军区为基础改编为成都军区兼四川省军区。贺炳炎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辖西康(今分 属四川、西藏)军区和四川省各军分区及公安部队等,军区机关驻成都市。7~8月,部分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警察,归地方政府公安机关辖制。9月,西康军区随西康省撤销,所属军分区归成都军区建制。1956年2月,沈阳、北京、南京、济南军区等组建的5个预备役训练师调入成都军区。1957年6月,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改为成都军区干部学校(1958年6月集体转业,移交四川省政府)。1958年后,相继调入陆军,组建了炮兵、工兵等特种兵部队和军区干部学校。5个预备役训练师一部调出参加农垦,一部撤销。1962年9月,军区干部学校改称军区步兵学校。1966年6月,辖区内公安部队整编为军区部队。1968年12月,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归成都军区建制。1969年10月,成立四川省军区,归成都军区建制。11月,撤销军区步兵学校。1974年4月,组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和军医学校。1975年11月,总后勤部驻重庆办事处归成都军区建制,1976年1月撤销。1978年1月,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改称军区步兵学校,1981年1月改称成都陆军学校。1985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合并为新的成都军区,辖四川、云南、贵州省军区和西藏军区及辖区内的陆军集团军、昆明陆军学校、军医学校、特种兵、预备役部队等。1986年8月,昆明陆军学校改称昆明陆军学院;军医学校改称卫生学校(后改称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撤销成都陆军学校和原昆明军区军医学校。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