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与宦官黄皓如何压制蜀国北伐派?

皓擅长投皇帝所好,为获得刘禅的欢心,他玩弄权术,不择手腕,起初他对刘禅百依百顺,这使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高兴。

就蜀汉的政治腐朽而言,黄皓仅是其中一分子,他罪责难逃,但说他是罪魁祸首,则又显然是不公允的。恰恰是在朝诸公容身自保,不进正言的情况,为黄皓的售奸创造了大好条件。至于“民皆菜色”,恐怕极难叫黄皓担任。看看一组数字就可以明白了。蜀汉晚年,只有28万户,94万人,带甲将士却有10万2千,供奔走驱使的吏也有4万人。

黄皓

平均不到三户要负担一个兵,七户要负担一个吏,大群官吏的挥霍浪费也落在他们的头上,更不要说频年出动的临时性摊派了,岂能不“民皆菜色”呢。蜀汉初年决不是这样的,《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后期,巴蜀有117万5千余户,522万4千余人,汉末战乱,由于地理因素,这里未遭破坏,中原大批人户流入益州,所以庞统说:“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

在对姜维的回应中刘禅说还谈着黄皓不过是“小人”、“不过是吃个饭的”,可见他并非宠信黄皓,刘禅让黄皓掌有一定权利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遏制住以姜维为首的劳民伤财的北伐势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觉得黄皓比较听话,这是每个指导都喜欢的。

据说在公元236年的夏天,刘禅见国家太平无事,就外出观赏风景,流连忘返,110多天以后才称心而归。这时刘禅有一种感觉;本人已长大了,能有本人的思想了,因而他也开始嫌本人的宫廷乐队不够气度,后宫的宫女嫔妃也不尽如人意。因而,下令选择美女,充实后宫,刘禅的计划遭到老臣董允的反对,董允敢于直言劝谏,他说,历代帝王都是由于耽于声色而使国灭人亡,只有居安思危,有卧薪尝胆之志,方能在艰险之中做出大事业,完成先帝的愿望。刘禅对这些老臣的直言劝谏很不高兴。就在此时,宦官黄皓逐步获得他的信任。使本来对军国大事就不懂不通的刘禅,愈加昏愦脆弱无能,不理朝政。黄皓擅长投皇帝所好,为获得刘禅的欢心,他玩弄权术,不择手腕,起初他对刘禅百依百顺,这使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高兴,但蒋琬、费袆逝世之前,黄皓不断未被重用。董允死后,黄皓同侍中陈祗相勾结,开始参与政事。黄皓升迁为中常侍、奉车都尉。中常侍是皇帝的侍从,传达皇帝诏令,掌理文书,奉车都尉掌陪皇帝乘车舆。黄皓身兼二职,出则奉车,入则侍奉左右,成为皇帝的心腹。到258年,他完全控制了朝政。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