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情僧苏曼殊:为何无端狂笑无端哭?

苏曼殊曾经在日本横滨大学学习,在日本还加入了留学生所组织的青年会,第二年加入了拒俄义勇军,同一年苏曼殊选择了回国,在苏州一所中学中任教。1903年,苏曼殊在广东的惠州选择削发为僧,后来来到了上海,与上海的一些革命志士进行了结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小品。光绪三十年,苏曼殊去到了许多国家,学习了梵文。

苏曼殊

1906年的夏天,遭到革命党人刘光汉的邀请到芜湖几所学校进行执教,与旧时的友人陈独秀相遇,后来又跟教育家邓绳侯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开芜湖之后常常用诗画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光绪三十三年,苏曼殊在日本跟其别人一同组织了亚洲和亲会,提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宗旨,同一年跟鲁迅一同决定筹办杂志,但是并没有成功。1909年,再度进行南游,在爪哇进行任教。辛亥革命胜利后,苏曼殊选择了归国,参与了《太平洋报》的工作。1913年,苏曼殊发表了《反袁宣言》,主要是揭示袁世凯的罪行。他的心情崎岖不定,时而愉悦,时而剧烈,有着本人独特的思想和生活经历。1918年,苏曼殊在上海病逝。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