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中国最富有的24个城市 你家上榜了吗

在社科院公布的中国10年后最富城市名单中,以下24个城市上榜。

1、北京:今朝首善之地,明日世界城市。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全球格局变化,中国迅速崛起。北京以首都地位对内汇聚全国资源,对外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北京面积1.64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70.5万人(2015年末)目前北京城乡差距较大,环渤海城市群尚未形成整体聚焦效用,未来发展空间大。另外,政府立足现实,战略高远。

北京:今朝首善之地,明日世界城市

2、上海:借重中国崛起,建设世界中心。

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开放的国际市场拓宽了上海获取资源的途径与潜在的发展空间,其全球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15.27万(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实力强劲,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将崛起成为世界级大都市。此外,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

上海:借重中国崛起,建设世界中心

 3、成都:昔日“中华天府之城”,明日世界田园之都。

成都,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全球定位和长远目标,并继续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面积14605平方千米,人口1572.8万人(2015年)。成都的历史文化浓郁,生态环境优越。信息技术发展,赢得了与沿海地区城市相近的发展机会。

成都:昔日“中华天府之城”,明日世界田园之都

4、沈阳:借振兴东北机遇,展东方鲁尔雄风。

沈阳,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的基础条件良好,城市环境优美。国有企业改革率先完成,民营企业与国际接轨。 国际投资和国内产业转移,为腾飞提供硬件支持。沈阳面积12948平方公里,人口829.1万(2015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为沈阳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沈阳:借振兴东北机遇,展东方鲁尔雄风

5、重庆:老树逢春发新花,迈向国际大都会。

重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重要的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将重庆定位为西部的重要增长极,使重庆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重庆面积8.2402万平方千米,人口3016.55万人(2015年)。在沿海工业梯度转移及重工业加速的双重机遇下,重庆将依托雄厚的基础进行产业升级。此外,城乡统筹发展,拉动了强劲的内需。

重庆:老树逢春发新花,迈向国际大都会

6、天津:机遇优势集于一身,北方中心指日可待。

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天津面积,1.1946万平方公里,人口1546.95万(2015年)。京津都市圈的形成和京津同城化的趋势紧密了天津与京城的通力合作。 加之天津旧有的工业基础雄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发展势头强劲,为天津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天津:机遇优势集于一身,北方中心指日可待

7、南昌:产业转移促增长,绿色生态谋崛起。

南昌,江西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教育和交通中心,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南昌面积7402.36平方公里,人口530.29 万人(2015年)。南昌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临近,南昌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低碳产业和高端人才产生了较大吸引力。

南昌:产业转移促增长,绿色生态谋崛起

8、台中:把握产业转移机遇,营造优质文化新都。

台中市,是台湾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台中市面积约2215平方公里,人口271万(2014年)。台中市地理区域位置居中,台湾本土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产业转型出现端倪。 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和璀璨夺目的多样性文化,为台中高科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

台中:把握产业转移机遇,营造优质文化新都

9、合肥:承接转移高歌猛进,全面创新破浪前行。

合肥,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沿海向内陆产业转移的框架下,将成为承接转移的战略要地。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9万(2015年末)。合肥引领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同时,推动体制创新,实现了政府效能革命。

合肥:承接转移高歌猛进,全面创新破浪前行

10、苏州:官民齐心促发展,古韵今风新姑苏。

苏州,江苏省地级市,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苏州人文底蕴深厚,创新意识强烈。外资和民企发展创新、充满活力,内生增长动力强劲。苏州面积8488.42平方公里,人口1060.40万(2014年底)。苏州的五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十名。此外,政府管理不断完善,力求中心与周边均衡发展。

苏州:官民齐心促发展,古韵今风新姑苏

11、唐山:北方深圳助飞跃,环渤中心展新颜。

唐山,河北省省辖市,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面积13472平方公里,人口780.12万(2015年)。唐山市具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焦煤产业,为唐山实现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平台。

唐山:北方深圳助飞跃,环渤中心展新颜

12、南京:科教发达奠基础,制度优势促活力。

南京,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基础坚实,现代化交通体系完善。 市场化改革空间巨大,城市活力即将激发。南京6597平方公里,823.59万人(2015年)。南京地处上海都市区辐射边缘,联动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整体发展。

南京:科教发达奠基础,制度优势促活力

13、武汉:乘国家多重战略之势,展黄鹤青云直上之翼。

武汉,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交通网络快捷发达,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工业基础实力雄厚,城市集群效应显著。武汉面积85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60.77万(2015年末)。武汉市引领中部整体崛起,“两型社会”和谐发展。打造科教文化中心,人力资本无限增值。

武汉:乘国家多重战略之势,展黄鹤青云直上之翼

14、长沙:集约发展助升级,两型都市占先机。

长沙,湖南省省会,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长沙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长珠潭一体化趋势明显,社会形态转型获得国家支持。长沙面积1.18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3.18万(2015年)。长沙区位优势明显,是两个三角洲至西北、西南的必经之路。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较为成熟的装备制造业。

长沙:集约发展助升级,两型都市占先机

15、宁波:港通天下添虎翼,书藏古今奠基石。

宁波,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宁波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创新投资与创新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宁波面积9816平方公里,人口782.5万(2015年)。宁波港是天然的良港,杭州湾大桥进一步凸显了其交通腹地优势。

宁波:港通天下添虎翼,书藏古今奠基石

16、三亚:瞄准国际旅游市场,争创国际旅游城市。

三亚,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之首,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三亚滨海风光优美独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三亚陆地总面积1919.58km²,海域总面积6000km²,人口57.25万人(2015年)。随着亚太中国经济起飞,休闲旅游市场扩大。中央”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的高定位,为三亚经济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三亚:瞄准国际旅游市场,争创国际旅游城市

17、吉林:内部基因借壳发展,工业基地重振雄风。

吉林市,吉林省下辖地级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东北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和化工工业基地之一。长吉一体化规划为吉林更好地融入东北产业分工和区域协作体系。 雄厚的产业基础使其具备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综合配套能力。此外,吉林省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专业技术人才多。吉林市面积2.712万平方千米,人口441万(2010年“六普”数据)。

吉林:内部基因借壳发展,工业基地重振雄风

18、柳州:天然盆景市,宜居工业城。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柳州人文、自然环境独特,发展现代服务业空间巨大。柳州面积186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2.27万(2015年末)。工业发展基因优良,产业发展集聚凸显。良好的政府机制,保障了多元化的发展。

柳州:天然盆景市,宜居工业城

19、东莞:以转型再促发展,以升级再塑辉煌。

东莞,广东省省辖市,“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东莞受益《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同时,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 经济基础雄厚,制鞋、塑胶等30多个行业集群,有助于区域内行业稳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东莞面积2465平方公里,人口831.66万(2013年常住人口)。

东莞:以转型再促发展,以升级再塑辉煌

20、开封:乘天时地利之势,再现古都之繁华。

开封,河南省地级市,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开封面积64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万人。开封地处城市群中心区,产业布局优化,成本洼地优势明显,一体化进程加速。此外,全省工业化提速,开封乘势而起。

开封:乘天时地利之势,再现古都之繁华

21、嘉兴:昔日璀璨富庶地,明朝美丽创新城。

嘉兴,浙江省地级市,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嘉兴市区位优势卓越,良好的环境成为高端企业、人才、财富等要素的重要积聚磁力。高速完善建设将推动城市跨越发展,同时,创新推动嘉兴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嘉兴面积3915平方千米,人口455.80万(2013年末)。

嘉兴:昔日璀璨富庶地,明朝美丽创新城

22、咸阳:千年古城逢新机,敢比夸父试逐日。

咸阳,陕西省地级市,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咸阳区位优势明显,是关中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也是多条公路和铁路干线的汇合处。咸阳面积1024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6.68万(2015年)。咸阳工业体系完善,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等产业强强组合。

咸阳:千年古城逢新机,敢比夸父试逐日

23、东营:而立之年黑金城,高效生态增长极。

东营市,山东省地级市,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油区产业聚集效应与地方开放引资效应,持续提升了东营的经济实力。东营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209.91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

东营:而立之年黑金城,高效生态增长极

24、佛山:激发民企创新精神,尽显空间发展优势。

佛山,广东省省辖市,是“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佛山区域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佛山面积3875平方公里,人口735万(2014年常住)。佛山民营企业实力强劲,企业创新能力突出。在政府坚持发展实业理念的指导下,产业转型成功在望。

佛山:激发民企创新精神,尽显空间发展优势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