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活埋3万日军

导语: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网上所谓孙立人活埋3万日军一度被质疑: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孙立人活埋3万日军

看过孙立人照片的,都为他的帅气所折服。而更让人们佩服的还是他那“中国军神”、“丛林之狐”的美誉。

走出金牛乡

1900年12月8日,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7岁时,孙立人开始入学,拜宋执中为师。其父后来任山东知府,便随父亲去青岛。当时青岛为德国占领区。孙立人9岁时,某天在海边玩耍,发现了一颗极为漂亮的石头,于是高兴地将这颗石头拿在手里玩耍。这时,来了几个德国小孩,他们看见了孙立人手上的石头,于是联手欺负孙立人,抢走了石头,并且打了孙立人两记耳光,还辱骂了中国人。日后这次事件对于孙立人的影响极大,他认为“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强盛,才能够让人民都活着有尊严”,也成为他日后投身军旅的重要触媒。

1913年冬,适逢清华学校招生,孙立人回到安庆报考,在近千人的考试中,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美预科。在清华学校学习的日子里,孙立人酷爱体育运动,身高1米85的他在各类运动中尤其擅长篮球,并担任清华篮球队队长,正是这样一位大个子的青年,在1921年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率队于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击败菲律宾、日本队,为中国在国际大奖赛中获得第一次篮球冠军。

在,辗转青岛、北京等地之后,留美学习土木工程学。但是后来,他却执意改学军事,进入维吉尼亚军校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之后,游历欧洲,参观英、法、德等国军事。正是这样的留学经历,使得他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少数有留美背景的军事将领。回国之后的孙立人,因为并非黄埔军校出身,在蒋介石那里并未得到重用,真正给予他厚望的是财政部长宋子文。才华横溢的孙立人被宋子文选中,担任税警总团第4团的上校团长。税警总团由宋子文一手创建,武器从德国购买,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担任。孙立人具备了留美的经历,又曾经游历欧洲各国,对外国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担当重任。

练出孙氏操典

作为长期留美的海归派,孙立人对英美军事系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建军理想》中曾说:“我认为英美的长处,是自发自动活泼负责守法。他们的一个士兵,没有了官长的统率,仍然可以继续作战到底;他们的军营里,充满了活泼生气。可是他们的缺点,就是吊儿郎当,粗枝大叶,官兵生活浪漫随便。”而“中国人一向有的特长,是英美德法等任何国家所赶不上的,就是刻苦、耐劳、忍辱负重及牺牲的精神”。因此,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军其他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

他一生四次练兵,第一次就是在海州训练税警第4团,第二次是1938年抗战军兴时,在贵州的都均训练缉私总队,也就是后来远征军新38师的前身,第三次是在印度的兰姆伽训练远征军驻印的新38师,最后一次是1948年起,在台湾凤山训练退到台澎的国陆军。海州练兵是他事业的起点。第4团驻扎与训练的场所江苏海州城南交通便利,但远离大城市。在这里,孙立人按照“孙氏操典”对税警第4团进行了6年的严格训练,官兵无论是武器使用与保养、体能、纪律、凝聚力和士气都与当时一般军队截然不同,成为初露锋芒的一支劲旅。

蒋介石曾当面评价孙立人,说他“对于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蒋介石的不够器重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也并不客观。在仁安羌战役中,孙立人亲帅800人击败了8000围城日军,解救了7000多名濒死英军,自此名声大噪,罗斯福和英王乔治以及蒋介石都亲自给其授勋。

入缅作战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成立。孙立人两次,第一次于1942年4月率领新三十八师进驻缅甸曼德勒,参加曼德勒会战,在仁安羌以解救大量英军而受到嘉奖。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7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仁安羌战役之后,杜聿明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打算经野人山热带丛林撤回云南,而孙立人则果断率新三十八师向西撤回印度,1942年5月27日走出林区,抵达印度,军容整肃,锐气不减。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军遭到日军追击,半数葬送在野人山。

---

这件事是出自何处:

第一种说法:第二次缅甸战役孙立人下令杀俘——来源:人民网,凤凰卫视

这种说法2005年被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采用,文中说:“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10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十八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凤凰卫视在2008年也曾就此做过报道。至于这种说法出自何处,两者都未明确交代。

根据这一说法,此事发生在第二次缅甸战役期间,也就是1943年10月到12月之间。但这里只是说孙立人要枪毙战俘,并没有提到活埋,更没有说有多少名战俘被枪毙。

第二种说法:孙立人所部活埋1200名日本战俘——出处:新华网,凤凰卫视

新华网2008年的文章《二战中与张自忠齐名的中国将领孙立人》和2009年的凤凰卫视《风范大国民》中马鼎盛都提到,孙立人所部以活埋的方式杀了1200个日本官兵:“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第三种说法:42年仁安羌大捷开始孙立人即下令杀俘虏——出处:中国经营报

这种说法最保守,出自《中国经营报》2009年刊载的于东辉的文章《我的团长缅甸1942》,丁在文中说此事始与1942年让孙立人一战成名的仁安羌大捷:“战斗结束后孙立人下令审问33师团战俘,凡曾入华作战的一律就地处决。这几乎成了后来孙立人部不成文的规定。”这里没有说孙将军活埋了1200名日本俘虏,只是声称其在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就开始枪毙俘虏了。

只是我想说,这样明显违反日内瓦条约的行为出自一个正规军人之手,居然成为了炫耀的资本,真是奇妙深刻

把日本人不当人,这对于亲历战争的人来讲尚可以理解,毕竟是国仇家恨,但是主流媒体宣扬就不应该了,应该宣传的是中共军队对于日本俘虏的艰难改造,而不是这种以暴易暴的行为,死难同胞的生命无法挽回,而屠杀战俘则会让敌军更加负隅顽抗。

退一万步讲,狗咬了人,人能反过来咬狗吗?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