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为什么不建议看

导语:被后人称为兵圣的鬼谷子是名副其实的旷世奇才!那么鬼谷子为什么不建议看?世外高人,心机太重,城府太深!《鬼谷子》作为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学说之一,《鬼谷子》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的一朵奇葩,它从人们的心理来观察、认识世界,以顺从并满足人的欲望为目的。关于它的价值则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宋代的高似孙在《子略》中,给予最高评价:

鬼谷子为什么不建议看

《鬼谷子》作为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学说之一,《鬼谷子》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的一朵奇葩,它从人们的心理来观察、认识世界,以顺从并满足人的欲望为目的。关于它的价值则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宋代的高似孙在《子略》中,给予最高评价:

战国之事危矣!士有挟隽异豪伟之气求聘乎用,其应对酬酢变诈激昂以自放于文章。见于顿挫险怪离合揣摩者,其辞又极矣!《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高似孙不仅没有否定《鬼谷子》中的“阴谋诡秘”,而且认为它超过了《金匮》、《韬略》,成为一代之雄,成为古书中智慧之书的代表。在今天看来,鬼谷一书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1. 心理学

鬼谷子在开篇便说,圣人能“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圣人通过深入到人的内心,察其细微变化,掌握人内在心理活动的规律,以此来控制别人,取得成功。

第一,投其所好,忌其所恶,迎合对方。当我们有求于某人,或者要说服某人的时候,往往不得不“低头”,说一些好听的话,满足对方的心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谋篇》“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摩篇》“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以及《内揵》“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飞箝》“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摩篇》“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等,都是说我们在说服某人的时候,必须观察对方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欲”和“恶”,从而顺从其志,赢得对方的欢心,达到目的。卫懿公爱鹤而亡,陈平脱衣而退险,就是运用此术的典型例子。而且往往在对方处于极端情绪状况下更容易成功。故《揣篇》说“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还有,在我们说服某人的时候,虽然最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首先要考虑能给他人,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这样才容易成功,烛之武退秦师是也。

第二,心理共鸣,志同道合,决胜无形。当我们在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的时候,有时会情不自禁拍手叫好,因为我们找到了知音。他写的、他唱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描写的正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往事,符合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我们一谈到自己,一谈到自己的喜好,就左右逢源,口不择言,永远也说不完。但是我们在极端情绪状况下说出的话,可能会暴露我们的致命伤,从而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反应》篇说“同声相呼,实理同归”,声音相同就会彼此呼应,看法一致就会走到一起,所谓高山流水,伯牙子期是也。

第三,参之平素,思维定势,出奇制胜。《决篇》说“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我们在决策时,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来做事情,往往反而行之,出其不意,从而获得成功。思维定势就是人们常见的心理,我们在决策时反而行之,秦穆公得百里奚是也。像俗语“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这个道理。

2. 追逐名利,出将入相

《捭阖》篇“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决篇》“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此言追逐名利是人们生活、工作的起点,是动力,是积极向上的。鬼谷一书,总纲领就是满足人的欲望,有利则行,无利则止。这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相似,卡尔文日内瓦改革,宣称“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神早已预定,需要根据人们现实的实际成就来给予惩罚或奖赏。成功的人就进入天堂,失败的人则下地狱。这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成绩,以此来反对天主教的“原罪说”和“禁欲说”。我国战国时期就是此种风气,《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一生活琐事,正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厌弃贫贱,贪恋富贵。纵横家苏秦目睹自己游说成功前后父母亲戚对自己的态度,感叹:“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朱熹嘀咕的说,照你这么说气质就不重要喽?张仪说不是不重要,是要看对什么人。比如《鬼谷子·权》里说:与富者言,依与高,与子贡这样的土豪才要讲究高雅,与有钱人沟通才会讲究气质,言外之意是与有钱人聊天不要太寒酸,否则会被人看不起,该讲排场的要讲,该奢侈的要奢侈,该讲道德的要讲,从社会阶层上来看,富人和穷人本来就不在一个阶层上,这是血淋淋的现实。比如颜渊我敬他是条汉子,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矢志不渝的精神我们是认可的,你跟颜渊讲气质不如帮他解决吃饭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然而你们儒家做了什么?不食嗟来之食,这是把好端端的人用道德给逼死啊,你知道为什么朱熹会走反了?还不是你们这些师祖们给带的,生存是人的基本权利,你们用道德去剥夺别人生存权利,这合适吗?

朱熹不服气的说,我也说了气质是参杂了人性的污点的,张仪反驳说,你们只盯着妇女们的三寸金莲,束缚人性,这就达到了你们认为的天理吗?道理是要讲,但饭也要吃啊。气质是要讲,那穷人没钱没气质,就没资格吃饭了?就不配活着了?所以我认为气质要讲但要看人,对不同的人讲究不同的方法。“主要看气质”这句话其实是不靠谱的,之所以看气质是因为没有外在,恰好也迎合了一些中下阶层的心理,我没有光鲜的外表,但我有内在美,但你们师祖也说了内在外在都要讲。

苏秦对旁边的孙膑和庞涓说,你们两怎么不说话啊?孙膑神秘的笑道:我已经把我们纵横家的广告植入“主要看气质”上啦,又免费打了一次广告,对这些屌丝们就要用“与贱者言,依与谦”。说罢在微信朋友圈里又发了一张配着自己拐杖的图片,加上一句“主要看气质”,右下角署名:中华鬼谷子学院。

阿信说

纵横家们除了看气质,还看什么?

孔子用道德讲看人要看文质,鬼谷子则把每个人的特质做了归类,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有气质的,那么面对那些没气质的人怎么办呢?

1、游说有智慧的人,以博大为主;

2、游说博大的人,以雄辩为主;

3、游说口才好的人,以简明扼要为主;

4、游说达官贵人,要懂得蔑视他,用气势压倒他;

5、游说土豪劣绅,应该讲气质,以高妙高雅为主,这个高是指站在比土豪更高的位置;

6、游说穷人,要讲究利益,讲礼仪是没用的,没钱还讲啥气质?

7、游说身份低微的人,要讲究谦逊;

8、游说勇敢的人,要以果敢为主。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