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张自忠的评价

导语:即使国殇,亦非如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面对一代抗日英雄张自忠不幸罹难!赢得全国人民的尊重。在敌机在上空盘旋吼叫时,仅宜昌自发送葬的群众高达十万人!而蒋介石对张自忠的评价如何?据悉,蒋介石则在张自忠的葬礼上,对张留守北平之事,下了定论:“以身当樽俎折冲之交,忍痛含垢,与敌周旋,众谤群疑,无所摇夺,而未尝以一语自明……”。“我国抗战军人之魂!”这是对张自忠将军最崇高、也是最恰当的评价。

蒋介石对张自忠的评价

蒋介石、周恩来、冯玉祥等是如何评价张自忠留守北平八日的?

张自忠将军一生,引起争议最多的,是他于1937年7月28日晚,奉命留守北平,历时8天,虽未做一件对不起国家、民族的事,却引起社会舆论的误解与攻击。直到今天,仍有少数人,抓住一些枝节问题,以无法证实的传言,向张将军的脸上抹黑。这是令人气愤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与张自忠将军同时代的国、共两党领导人,是怎样评价张将军的这段历史的!

冯玉祥在所撰《痛悼张自忠将军》中,说:“民国二十五、六年的时候,华北造成一个特殊的局面,他(指张自忠)在这局面下苦撑,虽然遭到许多人对他误会,甚至许多人对他辱骂,他都心里有底子,本著忍辱负重的精神,以待将来事实的洗白。……在北平苦撑之际,有人以为他真要浑水摸鱼。当时我就说,他从小和我共事,我知道他疾恶如仇,绝不会投降敌人,后来果不出我所料”。

蒋介石则在张自忠的葬礼上,对张留守北平之事,下了定论:“以身当樽俎折冲之交,忍痛含垢,与敌周旋,众谤群疑,无所摇夺,而未尝以一语自明……”。

李宗仁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写道:“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氏为卖国求荣的汉奸”。

周恩来在1943年5月16日,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三周年,特撰写了《追念张荩忱上将》一文,对他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作了高度评价。文中指出:

张上将的抗战,远起喜峰口,十年回溯,令人深佩他的卓识超群。迨主津政,忍辱待时,张上将殆又为人之所不能为。……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我国抗战军人之魂!”这是对张自忠将军最崇高、也是最恰当的评价。

蒋介石对张自忠的评价

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在张自忠死后当日发出报道称张自忠为“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

周恩来:“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李先念:“抗日名将,民族英烈。高风亮节,气壮山河。”

胡锦涛:“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薄熙来:“张自忠将军英勇抗敌,忠贞不屈,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有世界影响的反法西斯高级将领。”

原标题: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张庆宜

仰之吾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张自忠

1940年5月6日

致战友: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张自忠

1940年5月1日

写信人:张自忠 受访人:张庆宜(张自忠长孙)

张自忠长孙张庆宜现在住在天津,他的书房内陈列朴素,有一种幽静之感。书房内摆放最多的就是一些书籍和资料,足足塞满了两个书柜,桌子上也整齐地放置着各类书籍。在书房进门位置上方,挂着一张张自忠将军的黑白照,照片用玻璃镜框镶嵌。照片中的张自忠将军英姿飒爽,双眼炯炯有神。

9月3日,张自忠在英美等友人的帮助下,化装逃出北平,经天津到达山东。1937年底,张自忠被授命59军军长,投身于抗战的硝烟之中。“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同盟国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他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

宜城祭

张垣封疆国破后。尘世伟业抗倭成。喜峰夜战国勋重。鲁鄂威棱起峥嵘。每战必居士卒先。发轫临沂报国情。援军三万城下誓。羸马劣枪死为生。拼战七日重破围。逾百连长易新名。板垣折半退七十。愕问可遇岳家兵。沙场血洗心头泪。耿耿沂水照胆明。转战三载称战圣。兵团总戎战功升。守河挥兵三十万。河西威扬上将旌。四赴江东催战鼓。余声至今撼旆钲。四渡襄江窑湾渡。江东五师奋马迎。北进大胜梅高庙。奉令南截两路征。移师密电破敌译。三面围攻武卫营。重兵十里并不拢。长官失聪无援兵。五月十六南瓜店。秃垣一片罄磨倾。短枪尽做长枪用。缠臂奋呼鬼神惊。近卫千人同难尽。英烈殉国千秋铭。苍天不解赐名训。泪干我知庆宜城。

返江立雨天有泪。扶桑初造陈集茔。移榇灵车宜昌去。半日路程二日行。村村香酒遮路祭。孝兵心碎感至诚。跪扶老妪携老叟。垂髫伏地声嘤嘤。言说家母病无力。悲凉夜起做肴蒸。将军山东临清汉。不善食谷黑豆生。我待将军朝日醒。送罢炊蒸母心宁。灵车过后人心起。从此家家有戎丁。刘猴镇前堞霓路。险坷似诉华北情。捧节樽俎人鬼怨。未见一字以自明。彻夜未眠七七夜。扶剑哀兵战宛平。责失平津冤无恨。十万大刀青史铭。宜昌灵船待入蜀。十万人送倾全城。众呼将军为我去。送君何惧敌机狞。大江码头魂幡启。渝州船祭供特牲。陪都百官扶柩恸。千人公祭杨家坪。民族英雄张自忠。重庆延安同一声。梅花山上权厝墓。山下田汉诗声铮。以躯为弹军人份。和血吞牙国土心。

五十五岁诞辰日。万家烟花破凌晨。飞鹤迟报日降讯。邸抄焚灰墓前陈。风流周郎浪淘尽。炎黄子孙代代新。文山不在正气先。先祖淡泊重精神。魂系九州成一统。海峡不隔香烛尘。惟望国共再携手。共修陵墓策后人。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庄,在兄弟姐妹9人中排行第五。1911年加入同盟会, 1936年6月担任天津市市长。卢沟桥事变后,留守北平与日寇激战,1938年3月参加临沂之战,击败日本第五师团,使其向台儿庄进攻的计划落空,有力地支援了台儿庄战役。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开始,张自忠部被日军包围,5月16日下午,张自忠“身负七伤,腹为之穿”,殉国于湖北宜城县十里长山南瓜店。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