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竹林七贤之首嵇康是怎么死的?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别称嵇中散、嵇生、嵇公,三国曹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著有《嵇中散集》。嵇康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信奉道教,与阮籍等等人开创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嵇康在吕安、吕巽兄弟案中得罪司马昭,而与他结缘的钟会乘机诬陷,最后,吕安和嵇康都被处死。

《世说新语·容止》中对嵇康的外貌描写如下:“嵇康长七尺八寸,风韵秀丽”。魏晋时期,对外貌出众的男性的描写一般不侧重五官,而是从整体气质上表现出来。嵇康的《苏素苏,明清巨》,从这一描写可以知道,他的气质是自然恬静的,高原长如山上的松树。

嵇康外貌描写有很多史料可以参考。在那个强调中性美的年代,嵇康是最有气质的男人之一,独树一帜。

不过嵇康虽然气质外貌出众,但据说不太注意卫生,也不喜欢洗澡。世人都说了他的懒惰,但我还是走自己的路,洒脱。其实也显示了嵇康与当时司马氏政权的争宠。

嵇康的妻子是长乐亭的主人,汪裴·曹林的女儿,也是曹操的孙女。因此,嵇康对后来窃取权力的司马氏集团不满。后来,司马昭多次让他当官。

嵇康的死,其实是因为他和司马氏集团的矛盾。嵇康有一个好朋友叫鲁安。鲁安的妻子很漂亮,被哥哥鲁迅强奸了。鲁迅很生气,想向政府举报他的弟弟,但嵇康劝他不要为了维护家族的名誉而暴露家族的丑恶。

但鲁迅怕弟弟报复,先发制人地状告鲁安不孝,导致鲁安被政府羁押。嵇康见朋友被人陷害,一气之下出来作证,可惜得罪了久违的将军司马昭。

这时,之前和嵇康有过节的钟会,也趁机煽动司马昭,把嵇康和鲁安处死。

后来,在嵇康被处死之前,三千多名大学生联名为他辩护,要求司马昭赦免嵇康。然而,长期对嵇康的行为不满的司马昭,见嵇康不能为己所用,名声如此之大,并不原谅他。

嵇康死后保留了竹圣贤的从容淡定气魄。他在刑场放了一首《广陵散》,不怕死。他死前只感叹“广陵散今天绝对死了”,被处死时才四十岁。

嵇康不仅是一代智者,他的儿子嵇绍在当时也是一位非常文艺的作家。后来在八王之乱中,他为了保护金惠帝而死。

发现网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世界很大,没有惊喜。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