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诬告方谋反 唐太宗为什么杀人不查?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正准备东征高句丽,突然接到一封奇怪的投诉信:有人将方谋反的事报告给了方,方立即派人将报方谋反的人交给唐太宗处置。唐太宗没有进行调查就杀了举报者。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贞观十七年(643),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李成干造反。这么大的死,地位动摇的太子李承干自然被废了。李成干被废后,支持李泰的王巍党和支持李治的王进党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唐太宗权衡后立李治为太子,晋党王获胜。

虽然最终晋王党获胜,但唐太宗并不想清算魏王党,李治成为太子后,魏王党的重要成员仍在朝廷身居高位。唐太宗还试图使王巍党和王进党达成和解,消除因太子纠纷造成的朝廷分裂。然而,以孙昌无极和褚遂良为首的晋王党并不想与魏王党和解。

根据史书记载的线索,方是党的最大人物,自然成为无极攻击的目标。高句丽东征太宗离开长安,留在方监国。戊己趁方与唐太宗异姓之机,发动政治攻击,暗中派人诬告方谋反方。

戊己此举有两大看点:一是如果方忽略了这个“诬告方谋反方”的人是神经病,那么“方要造反”的谣言就会在社会上传播发酵;第二,如果方把这个人关起来或者杀了他,那么方就会有做贼心虚的嫌疑,有些问题就难以区分了。

无极的战术水平确实很高,但是方的水平也不差。他选择了最恰当、最稳妥的方式:把诬告方谋反的人送到方那里,在第一时间交给太宗处置。接到消息的唐太宗一眼就看到了门口,所以他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就杀了告密者,把阴谋扼杀在萌芽状态。

有趣的是,早在贞观初年,刚被唐太宗信任重用的魏徵就被诬告谋反,唐太宗的处理方法也是如此,不经调查就把举报者杀了。这种视觉肯定让唐太宗发现无极应该是诬告和方的幕后黑手,这也为无极的人生悲剧奠定了基础。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