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张云逸生平记事

在新四军时期和张云逸搭档的陈毅元帅曾评价张云逸说:“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协作。”“有大海容人

张云逸——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

张云逸,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云逸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艰辛奋斗,廉洁奉公,关怀人民,爱护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海南省文昌市有张云逸留念馆。

在新四军时期和张云逸搭档的陈毅元帅曾评价张云逸说:“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协作。”“有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

张云逸的大事记

1892年8月10日解放军大将张云逸出生

1892年8月10日,解放军大将张云逸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

7岁时开始读私塾,12岁转入本乡启明高等小学。

1908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第二期,开始承受提高思想。

1909年加入孙中山指导的中国同盟会,先后参加过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

1927年6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成立警卫团时,力荐卢德铭任团长。大革命失败后,秘密掩护周士第等共产党员脱险并支持所部参加南昌起义。后脱离第4军,经香港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获得联系。

1938年1月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率部在皖南开展游击战争,获得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的胜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淮南军区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等职,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津浦路东、坚持津浦路西的指示,指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度过了华中敌后抗战最艰辛的岁月。

日本投降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组织指导了新四军北撤工作,并参与指挥两淮战役和津浦路阻击战,迟滞国民党军北上。

1946年1月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1月组织胶东、鲁中军区部队施行平安战役,歼敌1.5万余人,粉碎国民党军占领胶东解放区的企图。

1949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指导广西军民清剿国民党股匪、镇压反革命势力、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各项建设事业。

1952年后,因体弱多病,相继辞去指导职务。是中共第七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55)。军事家。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张云逸大将军衔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大事件纠错

1974年11月19日解放军大将张云逸病逝于北京

1974年11月19日,国防委员会委员张云逸因病治疗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82岁。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