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何欢 李贺将进酒抒发人生悲苦

将进酒李贺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贺所写的一首乐府诗,共十三句。后面用了少量的诗句来描写来宴会上美酒佳肴、轻歌曼舞之奢靡,似乎人生之乐不过如此,最初笔锋一转,心情立马变得苍凉,以死亡来抒发人生的悲苦。

《将进酒》

全诗前九句都是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前三句是美酒,琉璃做的杯,琥珀色的酒,都是酿酒的槽床里滴出来的名贵红酒,浓红似珠;第四句写佳肴,煮龙肝,爆凤髓,油脂收回的声响似乎是在哭泣;第五句写装饰,厅堂里刺绣的罗帏帘幕,仿佛围住了室内的带着香气的风;后四句写音乐歌舞,吹的是龙笛,击的是鼍鼓,歌女皓齿轻启,舞女细腰如蜂。这大段无形有色、辞藻华美的描写,这场宴会就成了人世极乐普通。

后两句解释了宴会的缘由,是春光将逝、日头将暮,而里面院子里桃花飘落,散了满地,像是一场鲜红的雨。所以其实宴会是事出无因,只是无聊而已。这两句,尤其是“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从感情基调上讲非常苍凉,把全诗的感情从之前奢靡宴会的吃苦渐渐沉了上去,毕竟光阴留不住。所以人能做的就是极乐世界。最初两句诗人劝世人还不如整天喝个酩酊大醉,反正即便是嗜酒如刘伶,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想喝也喝不到了。

全诗从前九句到后四句的心情变化很大,最初一句更是直接运用了“坟上土”这样的词,是将生前的吃苦与死后的悲凉构成比照。不过这生前的高兴也只是虚像,内心本质的充实苦闷是不会少的,所以除了死后苦,生亦何欢。

苦昼短 李贺

《苦昼短》是李贺的一首歌行体诗歌。所谓歌行体,开展于汉乐府诗,篇幅和句式长短灵敏自在,经常以“歌”、“行”、“歌行”为题。《苦昼短》是李贺见皇帝和朝廷百官科学和追求长生不老而所发的挖苦之语,想象奇特、言语巧妙。

《苦昼短》

全诗可以分作三段。前十句为第一段,写的是对光阴易逝、人生急促的慨叹和了解。诗人下去就劝飞逝的光阴喝杯酒。他说本人不识天洼地厚,但也看到了日月转换下,人的生命在流逝。而人必需要吃东西,吃熊掌就会胖,吃蛙腿就会瘦。人是注定会死的,哪里会有什么神君、什么太一?诗人没有作答,不过也不用作答,答案自明。

接着就是第二段,既然人注定要死,那有什么方法消弭这样的苦楚呢?诗人在此发扬了他无边的想象力,他借用中国现代的神话传说。听说天的最东边有一棵树,那里有一条衔烛的神龙,由于它才有了昼夜更替。诗人表示要去斩了龙的腿,吃了它的肉,使它早上不能巡回,早晨不能埋伏。这样人世就没光阴流逝,自然老人就不会死,年老人就不会为晚辈逝世而哭泣。

之后则是第三段,诗人直接对求长生不老的行为停止了挖苦。道教求长生的办法就是炼丹和吞服金玉,诗人用了两句反问表示这样做是没用,而且他们传说中升天的仙人也没人见过。即便是像汉武帝和秦始皇这样伟大的帝皇,在世时也求长生求成仙,可是最初还是死了掩埋,变成白骨,收回腐臭。

梦天李贺

《梦天》是李贺的一首七言律诗,就题材来看属于游仙诗。从全诗内容看,描写是李贺梦见本人离开月宫的情形,与诗名对应,想象力非常丰厚,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李贺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

《梦天》

“老兔”和“寒蟾”传说中都是住在月宫,指代的就是月亮。夜色清冷,寒雨落上去像是月亮的哭泣。之后雨停了云半开,墙壁上多了一抹倾斜的月光。月光照在空中的水汽露珠里,似乎也被打湿了一样。这三句诗人只是远远地在望月亮,第四节则进入了月宫,他与外面的一群仙女相遇在一处洋溢着桂花香的小路上。“鸾佩”指的就是仙女,而月宫里有一颗月桂,所以有桂香。

第五句是诗人与仙女之间的对话,对方感慨人世沧海沧海,变化太快。传说,天上一天,人世一年。关于月宫仙子而言,人世的千年也不过是长久的一段工夫。“黄尘清水”就是“沧海沧海”,而“走马”是在描述工夫长久如马跑过。

之前几句是都是诗人所见的天上风光,最初两句则是他在天上见人世的情形。泱泱九州只是跟九点烟尘普通,而大海不过一杯打翻水而已,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和脑洞猛然迸发。

从最初几句可以看出,诗人李贺的心境并没有由于梦游月宫而变得兴奋,反而有一种无趣和可悲在其中。而他全诗要表达也正是对人世沧桑变化的慨叹。而这首诗的出彩之处,是从天上看人世,非理想的角度,但也更冷眼旁观。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