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康熙最爱的皇后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康熙最喜欢哪一位皇后?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元配,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跟康熙大婚,崩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嫁给康熙的时分只要11岁,跟康熙相处的工夫有10年。

  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孝庄选定四辅臣之一索尼之子,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行纳聘礼。同年九月初八日,玄烨遵照祖母慈命,与赫舍里氏举行了大婚仪式。新郎的实践年龄是十一岁又六个月,新娘十一岁又九个月,两人是清代帝后大婚时年龄最轻者。除去册立皇后外,此次并未册封妃嫔,但从玄烨晚期子女出生状况看,这一时期除去皇后赫舍里氏,他身边还另有一些女孩子相伴,只是暂未进封主位、得享名号罢了。

  玄烨晚婚的一个重要缘由,是孝庄思索到朝政的需求。事先,辅臣们辅政四载,政局大体安宁,但弊端与成绩也逐步暴露,鳌拜专权倾向分明,构成对皇权的潜在要挟。皇帝亲政,是遏制鳌拜权力进一步开展的良策,但因玄烨过于年幼儿无法完成。于是,孝庄采取过渡性步骤,让爱孙尽早举行大婚,以此显示他已长大成人,不再是没有发言权的幼童。

  玄烨在大婚当月,初次谒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同年十月初,又初次“幸南苑行围”。这两项简直继续他终身的活动,在大婚前即已开端,但其身分及行为的意义,前后皆有不同。假如说以往玄烨是以幼孙、子辈之礼向祖母、嫡母请安,以儿童戏耍、习武的方式前去南苑,此时他则是一位曾经完婚,不可再因年小而予轻视的青年皇帝了。所以,《清圣祖实录》中初次记载玄烨向两宫请安,以及去南苑围猎之事,都是在他大婚之后。

  孝庄武断做出让孙儿大婚的决议,为鳌拜等人的揽权设下不可跨越的妨碍,同时使玄烨得以较早处置政务,在治国理论中学习进步。假如玄烨的大婚向后推延,没有其后整四年的精心预备与积存力气,康熙八年根除鳌拜集团就会非常困难。而鳌拜集团存在工夫愈长,对清朝危害愈大,根除的难度也愈大,必将后患无量。

这对少年帝后感情如何?虽然缺乏直接的史料记载,下述状况也颇能阐明成绩:

  康熙十三年(1674年),赫舍里氏因难产逝世,玄烨亲制册文痛悼,可看出赫舍里氏具有以下特点:

  她入宫后不断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相处融洽,赢得两人的好感与欢心,即册文中说她“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诚诚孝,”(明月按:这句大约是杨珍奶奶抄录错了,普通行文是“克诚克孝”,参见玄烨给礼部的上谕)“勤两宫之孝养,娴以承颜,”“积深爱以事两宫,每迎色笑。”一个年幼的女孩子,可以在清宫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应付自若,处处得体,很不复杂。玄烨与祖母感情至深,祖母的好恶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孝庄一直对赫舍里氏印象良好,这关于玄烨与皇后之间树立并加深感情,是一必不可少的促进要素,而皇帝、皇后情投意合,也使孝庄深感欣喜,对孙媳更为称心,喜欢。看来赫舍里氏年岁虽小,却颇有心计,在人之常情上练达而聪明。

  顺治帝执意废黜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次要理由之一,是以为她“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恨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赫舍里氏则与之相反,她“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勤以率下,亲执事于内宫;慈以明恩,协欢心于诸御。”她比拟大度,可以安然地看待玄烨与其她女性的接触,不曾因而流露不快,而且和那些实践上是玄烨妃嫔的女孩子,都坚持着良好的关系。

  玄烨称誉赫舍里氏“佐朕管理,惟敬惟勤,节省居身,宽仁逮下,仪型允备,淑德著闻。”“樛葛之庇,弥见其幽闲,簪珥之言,尝发于恳挚,毗予不逮,得尔为多。” 标明赫舍里氏虽然是中宫皇后,但较有自知之明,不务矜夸,谦逊、节省,然后一点,既为事先清朝不是很富余的经济情况所要求,也正是孝庄及玄烨自己鼎力倡导,躬亲理论的。赫舍里氏不只很合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心意,是玄烨的贤内助,看来还颇有人缘,博得举朝上下分歧好评。能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温顺贤淑,具有大家闺秀风范的少女作为本人的皇后,玄烨是很称心的。他深深地感谢祖母为本人的选择,敬佩祖母的目光。随着工夫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他与皇后之间的感情,也在逐渐加深。

  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底,赫舍里氏生下一个男孩,这是玄烨的嫡长子。玄烨为重生的婴儿取名承祜,望文生义,是希望这个孩子可以接受上苍护佑,安康地长大成人。嫡长子的降生,稳固了赫舍里氏的中宫位置,她为大清王朝后继有人、延续世系做出奉献,并由此进一步失掉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欢心,与夫君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小承祜聪颖灵巧,生动心爱,被玄烨视做掌上明珠。可是,这位娇儿却未能像其皇父所企盼的那样,失掉神明的眷佑,仅两岁半就病亡了。康熙十一年二月初六,正在赤城汤泉陪伴祖母的玄烨惊闻这一凶讯,多日郁闷难解,随扈大臣看到他心情消沉,重复劝请他节哀。玄烨是一比拟明智,自控才能较强的人。在承祜之前,已有几个皇子公主先后患病幼殇,但他都不曾遭到这样大的震动。这除去因承祜是他独一嫡子,标明他头脑中封建正统思想浓重外,其中还有赫舍里氏的要素。玄烨与皇后感情笃深,对这一稚子的离去也就倍感痛惜。

  承祜之死对赫舍里氏的打击更为繁重,由于这是她独一的亲生骨肉。很能够从这时起,她的身体日薄西山,渐突变得孱弱、多病。

  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末冬初,正使时节转换、旧症易发之际。玄烨陪同祖母自遵化汤泉返京途中,忽然接到中宫有恙的奏报。十月初二日,听过从京城赶来的太医院官武超众讲述皇后病情,他立刻详细讯问医治方案;同时又叮嘱武超众,因太皇太后的病刚刚康复,“尔等勿得妄行奏闻,恐致太皇太后忧虑。”但是,武超众看到皇上极为不安的神情,又虑及太皇太后一向心疼皇后,深怕万一皇后出事,事前未得奏报,罪不敢当,所以没有从命,随后就奏告了太皇太后。玄烨得知,并没有责怪武超众,反以“不解朕意”为之开脱,表现出他既不愿让祖母担忧,又觉得皇后之病事大,祖母理应得闻的矛盾心态。这一点在下述现实中显得更为突出。

  果真,孝庄听说皇后生病,立刻敦促玄烨说:“我已康复,中宫有恙,可速往视之。”玄烨没有遵命,对祖母解释道:“中宫虽病,自有定数,臣去亦有益。况臣特奉太皇太后来此,必需同往。”两天后,京城传来皇后病剧的音讯,孝庄以命令的口吻通知爱孙:“尔欲奉我同行固是,但中宫病剧,可速往省视,若病势痊可,无妨再来相迎。”她很了解玄烨不愿因而偏离孝道的苦衷,又弛缓地补充道:“况尔奉我同行,固为孝思,遵命前往,亦孝道也。”玄烨这才以“不敢违太皇太后慈旨”为由,决议遵旨前去,并对随扈学士傅达礼交待道:“朕……即刻起行,一省皇后,仍即来迎。” 十月初四下午申时,天色曾经转暗,玄烨起驾速行,归心似箭,初五日清晨寅时,终于迈进皇后的寝宫。玄烨的忽然到来,带给赫舍里氏莫大喜悦,这是人间治疗疾病最珍贵的灵丹妙药。

  与夫君辨别月余后重逢的欢欣,驱除了赫舍里氏缠身的病魔,同玄烨聚首之始,她的身体即开端恶化,这标明她对玄烨非常留恋,在肉体、情感上都十分需求玄烨的慰藉;同时也阐明玄烨很擅长体恤皇后,只需在她身边,就尽能够地给予充沛的爱抚。玄烨陪伴赫舍里氏渡过整整一天,当他见到皇后的身体、肉体都大有起色,便于初六日寅时起程往迎祖母。几个时辰后,祖孙在京畿东部三河县相遇,玄烨“启奏皇后病痊,”孝庄也为之感到欣喜。两天后,他们安全返抵京城。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叛变的音讯传至。未几,“朱三太子”杨起隆于京城放火举事,一时人心惶惶,有些京城百姓欲往西山逃避。十三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据福建反。四月,清廷处死在京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恰在此时,赫舍里氏再次临产。心境颠簸与否,对产妇来讲至关重要,在接生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形下,更是这样。赫舍里氏尚不满21周岁,正值生育的最佳年龄,数年前又曾顺利地分娩过一次,此次竟呈现不测,与她因事先形势而发生紧张担忧的心情,不能没有关系。

  五月初三日上午巳时,赫舍里氏如愿以偿,生下一个安康的男婴,但也为之耗尽全部力气,于下午申时逝于坤宁宫。她是清代皇后中逝世时年岁最轻的一位,也是独一一位因难产而早卒的。

  再得嫡子与痛失皇后接踵发作,仅仅相隔两个时辰,玄烨从大喜转入大悲,心灵遭到极大震撼。

玄烨对亡后的思念,充沛表如今下述一系列吊唁活动中。

  1,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日,赫舍里氏逝世后第三天,玄烨“迁送大行皇后梓宫于紫禁城西”。从这一日起直到二十七日,除一般时分外,他简直每天都去梓宫前举哀。二十七日上午,他亲身将梓宫送往京师北郊沙河地域的巩华城。在梓宫安放处,玄烨又默哀许久,直到早晨戌时才返宫。单独留在巩华城的赫舍里氏不应感到孤寂,由于她仍然在牵着玄烨的心。果真,仅相隔一天,五月二十九日一早,玄烨又离开这里,举哀如旧。

  据《康熙起居注》统计,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玄烨去巩华城34次,均匀每月4.85次。十四年去24次,均匀每月2次,其中赫舍里氏逝世周年的前一天,康熙十四年五月初二日一早,玄烨提早赶至巩华城,当晚留宿一夜,翌日亲行致祭后前往。十五年去15次,均匀每月1.25次。

  2,他为此“辍朝五日;”给赫舍里氏上谥号“仁孝皇后”;不久又将岳父噶布喇封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3,赫舍里氏死后,三年之内玄烨没有再立皇后,直至十六年八月,他才遵照祖母之命册立第二位皇后。但是十六年正月至七月,他依旧去巩华城7次,均匀每月1次。十三年至十六年,玄烨共去80次。这四年内,每逢元旦的前一日,玄烨都无例外地去巩华城陪伴亡灵,日暮方归。特别是十六年元旦前一日,这时他已有了第二位皇后,却自始自终,冒着酷寒前去。更让人注目的是,十六年九月十日,距第二次立后刚过十几天,玄烨竟不顾大喜之期应有避讳,“驾往阅仁孝皇后山陵”,亲身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寝。

  有关史料记载中,并无玄烨如何痛悼亡后的详尽描绘,但上述现实足以标明,他念记旧情,不改初衷,对亡后的思念至深至切。这一切发作在一位合理盛年,妃嫔众多的封建皇帝身上,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时恰值平叛和平的最后几年,三藩气焰嚣张,占据了广阔地域,清军班师不利,王朝处于危殆之中。如此困顿的形势下,玄烨日理万机,紧张、繁忙的水平可想而之。他一向注重本人的令名,以求为民表率,名垂青史,而上述种种痛悼亡后的举措,却似乎有些感情压倒明智。玄烨不论臣工有否非议,纵情地表达对亡妻的怀思,标明他关于本人与赫舍里氏之间自小树立的调和情感,怀有深深的眷恋。

  玄烨这些不同寻常的做法,连出使清廷的朝鲜使者也有所闻,可见朝野上下颇有谈论。康熙十五年十二月,自清廷前往的朝鲜使臣向国王报告说:“清皇(玄烨)不恤国事,……每往哭沙河宫殡后之所。”“不恤国事”言过其辞,但最初一句所言,显然是真实的​。

  作为康熙帝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与玄烨共同生活十载。她自己不曾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痕迹,但现实上对玄烨发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其一切后妃中,是最重要的一位。玄烨大婚后最后十年,关于整个康熙朝的开展,乃至奠定康乾乱世的坚实根底,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这十年中玄烨的所作所为,该当说与赫舍里氏有密不可分的联络,后者以本人“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举动,给予玄烨无力的支持。由于皇后的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玄烨可以在祖母的指点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晚期阶段,为其后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统治,开了一个好头。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绩,她关于康熙朝晚期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初三日,是赫舍里氏逝世三周年祭日。初二日上午,玄烨离开巩华城,当晚留宿彼处,翌日亲行三期致祭礼后返宫。从初二日巳时至初三日巳时,玄烨在巩华城停留了一整天。此次他的心境不同以往,由于行将册立第二为皇后。玄烨将二次册后,不断拖至赫舍里氏3年丧期已满之时,而且是在当年五月十一日,即三周年祭日过来整七天后,他才正式向礼部颁发谕旨,反映出他缅怀亡后,尽责尽礼的深意。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