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弗洛伊德的评价

关于弗洛伊德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伟大,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概括的,所以对弗洛伊德的评价一定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说。

弗洛伊德图片

首先对弗洛伊德的评价自然是他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有一位美国人对弗洛伊德的评价是说,如果衡量一个人的是看他对后来的人、事物的影响程度,那么弗洛伊德就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这足够说明弗洛伊德在心理领域的研究的贡献之大。他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人的每一个方面,是很全面的,涵盖了人的精神、意识、人格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欲望,也就是性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费洛伊德的影响也十分广泛,对后来的神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就是说他的性格。他的性格是柔和的,但是有时又十分的强硬。他的柔和变现在他和患者、朋友等人谈天的时候,他总是用一些幽默的话来和你谈,让你感觉不到任何的紧张,是用一种让你感到很舒服的方式和你交谈。可是当他面对同行的人的质疑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很强硬,因为他相信他通过种种途径得出来的结论。但是他也懂得迂回,如果实在没办法僵持一开始的说法,那么他就会改一下措辞,但是其实意思还是一样的。

但是他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对于自己文章,逻辑有时候不是那么强,表达会有一点模糊,甚至会出现不一致。这是英国的一个大家对弗洛伊德的评价,主要说的是他的文章。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实这里对他的评价只是一小部分。

弗洛伊德的构想是什么

弗洛依德的构想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他把人的动机总结为睡、饿、渴、性等,这其中性欲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我往往受到道德以及社会法规等超现实条件的制约和约束,受到的压抑得不到缓解释放的冲动,从而透过梦、失语等人格形式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弗洛依德始终相信一个人如果因为以前的一些创伤事件而导致了心理问题,那么只要他能够在心里再将那事重演一遍,并且将本我、自我和超自三种状态作回平衡的处理状态,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弗洛伊德图片

而且,在弗洛伊德晚年的作品中,他认为潜意识里的“本我”是代表着头脑风暴的最原始程序——我们最为原始最为野蛮的思绪,属于满足个人需求的思绪;这个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立的。而且同属潜意识里的“超我”代表着社会生活引发而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行为反制本我行为。这其中的大部分则属于意识层次中的自我就存于原始需求和道德、伦理信念之间。

健康完善的自我具有强大的适应现实的能力,以包容本我与超我的方式,和外在世界互动。并且弗洛伊德的构想认为认得心智并非具有单一性与同质性。这个构想到现在仍深远的影响着各位心理学领域以外的人们。弗洛伊德特别关注心智这三大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尤其是三者之间如何互相产生相互作用。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是什么

弗洛依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并且他更大胆地认为所有这些实现不了的受压抑的愿望大多是和“性”有关的。梦是潜意识的活动,在这种潜意识的活动中,主要内容是被压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达在梦中,是通过扭曲行为变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所以弗洛伊德的解析中,梦都是象征的。他认为人的梦是由“显梦”和“隐梦”构成的。前者是梦的表现形式,另一个是睡者的求生机制,借着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从而来保护自己。

弗洛伊德 图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不过,因为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大脑拘束,通常让人难以启齿,潜意识中的“侦查者”不允许它未经改造就进入意识。所以在梦中,潜意识比清醒的时候更为放松了此项职责,但仍然关注,于是乎潜意识被扭曲了意义,以通过审查。同样道理,梦中的形象通常并不是它们所显现的样子。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认为,这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来进行更深的解答。

弗洛伊德在《关于自传的研究书里曾预言,自从写《梦的解析》这本书开始,精神分析这个问题早已不仅仅是一门纯医学学科了。这本书早已在德国和法国地区出版,并且把它引向了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民俗学、教育学、神话学等部门。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其实和他的心理分析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了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图片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第一是不同的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心里面的活动;潜意识是指人们有的,但是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例如个人对自己有要求不能体现出来的行为等,他们是被压抑的,但是是存在于人的心里面的活动;下意识是处于这两个之间,它会在人对自己没有控制力,例如喝醉酒等情况下跑出来的活动。人的心理方面的活动会出现这三个不同的层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不同。

然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包括不同的人格层面。人格也包括三个层次,也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人格。本我所要的人自己的高兴,它会将让人想到什么做什么,只要自己舒服就好。而超我就是经过了各种历练之后成为的那个最理想的自己,它是能够让人们控制自己,让自己的一些不该出现的行为外漏出来。而自我就是原本的自己,它处于两个的中间,是让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事的那个自己。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最后是人格的发展理论。他将人的发展分为了五阶段,这五个阶段与人的本能需要的变化有关。首先是口腔时期。这个时候人通过嘴巴的吸、嚼和吞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是肛门时期,这时候是人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时期;接下来就是性器官时期,这个时期人开始有性别的意识;然后就是潜伏时期,这段时间人的兴趣和爱好变得越来越多了,人们一些较为原始的需要转在了爱好上,最后是两性时期,这个时候人开始形成结婚等的需要。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同性恋是怎么解释的

作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同性恋,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说“每一个精神病都有同性恋的倾向”。想要更好的理解他这句话,就要看看弗洛伊德对同性恋是怎么解释的。

弗洛伊德照片

在弗洛伊德的时代还没有同性恋这个词,人们将这种“与众不同”的性取向称为性倒错,在一定程度上,性倒错与先天性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后天的影响更为重要。想要研究弗洛伊德对同性恋是怎么解释的,他将同性恋的形成归结为先天性和后天的影响,而且后天的影响更大。

在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这本书中,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并不是一种病态,在同性恋者身上,看不到任何功能衰减的迹象,甚至他们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超高的智商。在性与发展的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在3~5岁产生恋父或恋母情结的时候,如果他们没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就有可能产生性欲倒错,比如孩子在这一时间与母亲的关系非常亲密,而缺乏父亲的陪伴,他就有可能找一个类似父亲角色的同性来做自己的性伴侣。

看了弗洛伊德对同性恋是怎么解释的,很多人就会知道同性恋并不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同性恋是由基因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人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这一类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世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很多理论和进行的很多研究对人类心理学奠定了基础,也为西方的人文科学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依据。时至今日,弗洛伊德的很多研究结果仍然被人们广泛的应用。那么弗洛伊德是怎样变成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呢?关于弗洛伊德简介又是怎样的?

弗洛伊德图片

弗洛伊德出生在一个商人之家,儿时的他希望做一个律师,但在接触了进化论和费尔巴哈的著作后,他决定学习生理学和医学,这段时间的学习也为他日后的心理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弗洛伊德简介提到,弗洛伊德开始接触心理学是从研究催眠开始的,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弗洛伊德逐渐表现出了对精神病理学的兴趣,回到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巴黎见到的关于催眠、宣泄疗法等心理学内容,最终得出了“催眠疗法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一结论,这也使得他不得不放弃了对催眠术的研究。

后来,弗洛伊德根据自己对一些病症的研究,写出了《歇斯底里症研究》和《梦的解析》,后者成为了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他在心理学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本书给弗洛伊德带来了不少嘲讽和批评,但他仍然坚持自我分析,逐渐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

在研究的同时,弗洛伊德一直致力于有关心理研究会的建立,提出了很多关于人性和情感的理论。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