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是关羽的第几代

导语:面如重枣,唇若涂朱,丹凤眼,长髯飘逸,胯下赤兔马,手拿青龙偃月刀。然而水浒中讲的他不是关羽而是关胜!关羽和关胜是什么关系呢?关胜是关羽的后代吗?关胜是关羽的第几代呢?据悉,《水浒传》中有位好汉也与关羽长着同样的面孔,他就是大刀关胜。书中丑郡马宣赞说“此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得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只因为宣赞的一句话,关胜就成了关羽的后人。

关胜是关羽的第几代

关胜和关羽是什么关系?面如重枣,唇若涂朱,丹凤眼,长髯飘逸,胯下赤兔马,手拿青龙偃月刀。这是谁?你肯定会说,这是关羽。没错,但是《水浒传》中有位好汉也与关羽长着同样的面孔,他就是大刀关胜。书中丑郡马宣赞说“此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得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只因为宣赞的一句话,关胜就成了关羽的后人。

那么,大刀关胜真的是关羽的嫡传后人吗?先来看看历史上的关胜是何许人。《大宋宣和遗事》说,金人南下攻打济南府,知府刘豫叛宋,杀守将关胜,降金。此事在《金史》上也有记载,《金史》曰:挞懒攻济南,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屡出城拒战,豫遂杀关胜出降。综合各种史料,历史上的关胜并非梁山好汉。

再看看《三国志》有关关羽的记载,关羽及其子关平被孙权杀害后,有史可查的子嗣就只有关兴,关兴弱冠后时间不长也不幸夭折,其子关统袭了爵位,关统死后无子,爵位由关兴的庶出儿子关彝承袭,蜀汉灭亡后就再也不见关氏家族的记载。但是,据《三国志》注引《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呜呼,当初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何等的威风,但是斩庞德的结果却换来了自己的灭族之灾,不知关圣人在天之灵作何感想。当然,《蜀记》的可靠性也有待商榷。

关羽的忠勇仁义受到历代尊崇,关羽的形象由人而神,由神而圣,由侯而王,由王而帝,成为人们心目中忠义正直的化身,这也正是《三国演义》将其神话的原因。如果说小说中的关羽是罗贯中的炒作,那么关胜就是施耐庵的炒作,因为小说中的关胜并不是关羽后人。

关胜因有关羽之风,又处在尊崇关圣人的鼎盛年代,时间上于梁山好汉相差不多,很自然就被塑造成了关羽后人,这纯粹出于人们从古至今对关羽的偶像崇拜,特别是在《水浒传》这样一部以描写忠、义为主基调的小说中,就更不难理解了。

关胜是关羽的第几代

首先要回顾的是史料中关羽及其子孙。《三国志·关羽传》中提到:“(孙)权已据江陵,尽虏(关)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站羽及子(关)平于临沮”。这里就讲清楚了两种情况。首先是荆襄一役,孙权不仅斩杀了关羽及其子关平,或俘虏了关羽及部下的家小。这里面就应该包括了关羽的妻子和女儿。

不过,该传中又提到,关羽还有一个儿子并不在荆州,而是留在了成都。为什么没有跟随关羽,原因大概与当时较为普遍的“委质”有关。委质,其实就是将其中的一位或几位家庭直系亲属交给各自的君主。一来可以在君主身边得到统一的培养和管理,二来也是表忠心的意思。这种情况曹操曾经命孙权这么干做,只不过孙权没答应。而马腾、韩遂及黄忠也都这样做过。

关羽留在成都的孩子,名叫关兴。关兴死后,其子关统继承爵位。关统无子,只好以关兴的庶子(也就是小妾生的儿子)继承爵位。这一家子的结局如何?《蜀记》中有记载:“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所谓的“尽灭”,就是一个不剩。算上在荆州被俘的关羽的女儿,关羽一族在史料记载中就断了香火。

关索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物并不是《三国演义》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由来已久。不过,这个人物最早并非出现在三国,而是在送人徐梦莘所撰的《三朝北盟会编》当中。这本书以前在其他文章中多次提过,水浒故事在该书中也曾出现过。不过,该书中的关索与关羽扯不上一点关系。

该书有两个地方提到了关索,指的是名字一样的两个人,都叫李宝。一个是擅长角抵的开封百姓,绰号小关索;另一个则是与岳飞同朝为官的将领,绰号赛关索。

除了《三朝北盟会编》之外,诸如吴自牧的《梦梁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也多次出现与关索相关的绰号。不过有趣的是,这个绰号多对应的人物,大都为角抵之人。角抵,其实就是早期的相扑。而在水浒故事的最要参考资料《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也有赛关索杨雄这个绰号和人物,故余嘉锡先生认为:“此必宋时民间盛传关索之武勇,为武夫健儿所忻慕,故纷纷取之以为号。”

关索是如何变成关羽之子的呢?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姓关。因此宋代的艺人们将其纳入了三国故事。之后《三国演义》中再来个定型,从此,关索便成了关羽的儿子。总而言之,这是传说和民间艺人们的功劳。

至于关胜,这个人物也并非《水浒传》首创。无论是《大宋宣和遗事》还是《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均有关胜其人,但都与关羽扯不上一点关系。至于他变成关羽的后代,则是《水浒传》的功劳,原因也只有一个,关胜姓关,作者故意为之。

历史和民间传说及文艺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文字简略,最讲究的是真实性。而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精彩、动人,究竟的是艺术性。故此后者的流传程度远远大于前者。爱好者们能记住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形象,这就是这个道理,也因此会出现误将文学形象当成了历史人物。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