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事件:为什么林彪的专机失事?一些细节揭示了谁击落了它

“913”事件:为什么林彪的专机失事?一些细节揭示了谁击落了它

引言

《左传昭公元年》:“面对困难,永远不要忘记你的国家,要忠诚。”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忠君爱国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和抱负,也是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虽然危机时刻有很多爱国英雄,但也有一些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忘恩负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该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的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林彪犯下叛国罪逃跑了。

01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与妻子叶群合作;儿子林;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培峰;在空军34师副政委潘的带领下,驾驶员杨振刚等乘坐民航256航班从山海关机场起飞。起飞后,专机朝天津方向飞了4分钟,然后慢慢转飞蒙古。在飞机起飞后83分钟的1点55分,256飞机在中蒙边境机上9名成员全部遇难,具体事故原因不明,声名显赫一人之下的林彪葬身黄沙之中。坠毁

林彪

30多年过去了,关于“913事件"”的许多细节仍然令人困惑。特别是关于256坠毁的主要原因,已经有很多观点,如燃油短缺理论、导弹击落理论、阴谋爆炸理论、乘员反对理论、迷航理论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压倒性的证据支持任何说法。近年来,与事件有过接触的人表达了许多强有力的观点,但出于某种原因,他们是主观的。那么今天我们就试着解密是谁干掉了林彪“256”专机。

913事件坠机照片

256最后崩盘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来自外部。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理由。潘静音作为一名飞行员,是非常重要的。从飞机航线,燃油量,最后迫降的准备工作,他都精心安排好了,目的是保证飞机安全着陆。然而,飞行失败是这次坠机事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根据航空界对于事故数据的分析表明,飞机有可能已经老化,很多部件和材料都磨损疲劳。

02

另外,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飞机设计本身就有缺陷,很多重要的结构部件都不合适,飞机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当然,这些专家分析的每一个原因都有可能导致飞机失事,但也有疑点。首先,256的出厂时间是1966年,1971年在飞机的最佳使用期限内,因此不存在足以导致坠机的老化现象。

三叉戟飞机

其次,当时一共生产了171架三叉戟飞机,无论是交付到巴基斯坦还是在英国使用都没有发生意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三叉戟还在批量采购使用,证明飞机本身没有致命的设计缺陷。总的来说,256最后崩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13日凌晨的天气阈值相当不错,能见度高也没有风沙、大雾这些恶劣的天气,因此外部因素中人为击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雷达

根据当时的情况,能击落256架的有三个人,分别是中国、蒙古和苏联。中国自然是最有可能来自外界的,林等人心知肚明,于是就一直在3000米的低空飞行。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它在高空飞行,它会被探测到。当时,中国战斗机有击落和拦截的能力。然而,低空飞行的256很难被雷达发现,也不可能把战斗机引导到要知道装备火控雷达的J7是在80年代才服役的,当时中国空军的野战能力十分有限。

现在的蒙古军队

可以说,中国虽然想采取必要措施限制256航班,但无能为力。至于蒙古,作为夹在中苏之间求生存的弟弟,军事水平不如中国。当时蒙古总兵力只有2万人,大部分是军队。因此,不可能在1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数千公里的中蒙边境进行全面保护。说到这里,256坠机的矛头就直指当时中国最大的冤家苏联了。

总结

1956年以来,中苏矛盾激化,甚至在珍宝岛地区发生战斗。苏联曾因国力强大而受到核武器威胁,256次逃亡就发生在这种环境下。时代变了,我觉得事情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反而更深刻地激励了后人。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履行的义务。背叛祖国会被中国儿女唾弃,也会被外国势力利用。

参考资料:

《左传》

《中苏战争》

  • 支付宝二维码 支付宝
  • 微信二维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QQ:502164311

相关文章